01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提到过钱钟书很喜欢女儿钱媛,甚至不愿意再生一个,因为不希望父母给钱媛的爱被分一杯羹。
如果你有两个孩子,会不会对其中一个孩子更加喜爱一点?如果有,你会不会体现出来而不自觉?
有一次陪大宝去他同学乐乐家玩,乐乐很痴迷看植物书,爱琢磨花。卖花的人有时都没乐乐清楚。我由衷对乐乐妈说,你儿子有读书兴趣,真好!顺便吐槽大宝只痴迷看变形金刚漫画书,对啥都没兴趣。
和大宝正玩着的乐乐冷不丁对大宝冒出一句话,你爸爸好像不喜欢你。大宝若无其事,大大咧咧地说:没事,反正都习惯了。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我一下愣住,没缓过神来。我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想否认,但觉得这种否认很无力。
我不愿去面对这一点,自诩自己会公平对待。但扪心自问,潜意识里会将他们比较。
小宝情绪更平和,爱读书,大宝喜欢尖叫,学习不专心,老师说20分钟做完作业,他可以磨蹭1个小时。
小宝偶尔会哭闹,小嘴一撅,一歪,闭着眼睛哭的样子,我看到他,只有心疼可爱,没有生气。大宝已经这么大,闭着眼睛,脸胀得通红,张着嘴,用海豚音声嘶力竭的尖叫,几乎掀翻屋顶,我感觉更多是烦躁。
我自诩脾气已经很好,不像他妈妈那样吼叫,发脾气,但是如果有镜子,我肯定是铁青着脸,忍住一言不发,但心里带着戾气。
#02
前两天大宝写英语作业,要写英文日期 Nov.4。他怎么都写不出来,我让他查字典,他就大发脾气,躺在床上尖叫,他妈妈也大声训斥他。大宝很委屈一边说,一个发脾气那么凶,一个不愿告诉我。在他尖叫的时候,第一次我没有走开,孩子尖叫声音仍然是那么刺耳刺痛鼓膜,但我能感受到他的需要,触及我的内心,尖叫后有个温柔的话语在提醒我,我很无助,我需要你们帮忙。
我紧紧的抱着他,孩子是自己带来这个世界的。他有一些缺点也是我身上的折射。我可能改变不了他,他一直是这样下去,但是我能做的就是。是这样去爱他。让他知道他永远都是我的宝贝。
爱他,你觉得好的可以留给孩子,但选择权在孩子,ta不喜欢你也接受坦然付出,不期待改变
这时候慢慢学会的一个过程,用接纳去温暖孩子,给他舒适的环境。
经常怪老人溺爱孩子,他在外婆外公那里的话确实非常开心,因为溺爱里是无条件的包容和接纳,孩子不会觉得被挑剔,被指责,被观察,被评判。
大人也是一样,我为什么跟小孩玩会那么开心,是因为我跟小孩在一起,不担心会评判,如果评判来自孩子,我也会觉得不舒服。
所以与其说我喜欢跟孩子玩,不如说我享受不被评判的放松感。
和孩子在一起就是相互滋养。
每个孩子都是来到人世陪伴自己的天使,尽量看到孩子差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