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学,去做了一回迎新的工作。
我隐约有种不适感。
我姐开学前,在新生群里有几个学弟加她,嘴特别甜,学弟撩起学姐来也是毫不含糊。
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自己也是一口一个学姐学长的,叫的可亲切了。
那时我感受到的,只是陌生和新鲜感。如今以旁观者的身份再看别人,才在这热情而新鲜的氛围中,隐隐嗅到了一股不易被察觉的求生欲。
01陌生的环境中慌乱抱团,其实是一种真实的状态
报道之前,总有一些人频繁活跃在各大新生群中;报道之后,就到了纷纷面基的环节。
明明是刚认识不久,却是一副很熟络的样子。不排除有些人一见如故,但对每个人都是如此,不是天生自来熟的话,就是临时性社交反应这种情况了。
独自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大家都会想抱团取暖。
“诶,你这双鞋怎么抢到的啊?也太厉害了吧”
“你有没有看《延禧攻略》啊?我是傅璎cp。”
“现在好像没啥事了,你玩xx吗?咱们开一局吧!”
偶然间听到的这些对话,让我想起自己当初军训那会,也是如此。
看到别人两两结伴走,自己一个人,难免落寞中夹杂着些许不安。明明兴致不是很高,却要在三五人之间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怕气氛突然尴尬,脸上云淡风轻,心里却在努力想到底该说点什么好。
高中那会湖南台正热播《古剑奇谭》,我就跟军训时坐在自己身边的女生聊个不停。后来我们确实经常在一起走,话题也许不少,但基本没什么营养,久了难免有些乏味。
毕业后再回忆起来,那个女生才跟我说,当时她心里就在想,这个女生怎么这么能说啊?结果慢慢相处下来发现我其实还是挺安静的。
一开始并不是我本真的状态,时日长了,自然暴露了本性。
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任何一个共同点,都能是彼此迅速热络攀谈的契机。
这种热聊之下,藏不住的是想在陌生集体中迅速找到同伴的渴望。
02加了微信好友,我却记不住你是谁
朋友小安经过这几天的迎新答疑和群内互动,加了一些新生为好友。
晚上回宿舍的路上,也有一些学弟学妹主动跟她打招呼。不忘问她,学姐你还记不记得我呀?她先是一愣,然后礼貌地做了回应,记得记得。
其实因为人太多,加上已经过了高考时的记忆高峰期,除了个别的人,大部分她都没记住。即使看了一些人的朋友圈,也会被一些浓厚的滤镜色彩阻挠记忆。
微信好友只需要一方点击添加申请,一方点击通过即可。而能称之为好友的,必然曾与你经历过一些时光,有些让人一想起来又哭又笑的回忆。这些由岁月和感情所沉淀下来的,岂是屏幕上轻轻一点所能代替的?
尽管如此,依然不能阻止大家互加好友的热情。
不只是同班同专业同年级的加,还有跨年级的加。
就算不是生活里的好友,也可以通过微信好友的名义,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平时有事没事瞎侃两句,以后卖书啊传消息啊拿一些活动门票啊办事啊,都能方便很多。就算在路上,走几步就能碰见认识的人打招呼,也显得人缘很好的样子。
03我提前认识了你,不代表你就可以稳进学生会
我们班有好几个人,在学生会做了新一届的主席或者部长。
晚上回宿舍的时候,其中一位新任部长跟我说,校学生会新生群的一个学妹加了她,说,学姐,像你一样好看是不是就可以进学生会了呀?
她很无奈,却还要笑嘻嘻地回应着。
然后扭头就跟我吐露实情,其实进学生会跟长得好不好看没有很大的关系啊,最终还是要看实力的。哪个部长愿意招进来一个什么都不会或者什么都懒得干,在学生会里混日子的人呢?这样关键时刻人都跑没影了。
所以,得力干将才是各主席和部长想要发掘的,但在这个颜值大行其道的今天,也不排除就有人愿意招进来一些花瓶,以后宣传的时候没准还能用脸撑撑门面。
今天招生的间隙,班长指着一个新生的名字跟我强烈推荐说,这个男生是他高中的学弟,特别厉害。得过专利,获得过省级奖项,开学学生会宣传的东西有个就是他做的。说的我忍不住就多看了两眼。相信这种人,不用过多客套,就会被各个部门暗自争取。
你若是块金,谁不愿意靠近沾沾才气呢?
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没有中学读书时的纯粹,也没有步入职场后的老练。我们一边迷茫于未来是否考研考证出国留学,一边焦虑着结交各种好友,用扩展人脉的方式安抚躁动的心和脱离群体的不安感。
就像《乌合之众》里所说的,“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觉安全的归属感。”
正是这种脱离群体的不安感,才让我们能与原本陌生的人迅速玩成一片。不管后来,你是一如既往地自来熟,还是跟我一样被打回不爱交际的原型,那都是未来的事了。
我们可以理解这种求生欲的本能,不管愿不愿意承认,它就在那里存在着。但最终能让我们好好生存地,不只是社交上的软性加持,更是个人品质和实力的强势支撑。
网友评论
求生
描述的很生动诶!😊
不过迅速融入集体确实会让很多人感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