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心经(二)

作者: 習儒斋 | 来源:发表于2018-12-24 20:14 被阅读115次

心经。

般若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念be-ruo,意思理解为佛家的大智慧。

般若智慧,可不是一般的聪明智慧,而是很大很大的智慧。究竟有多大?

如果翻开现存的般若经典,可能一辈子都看不完那些文字。

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求无涯,殆矣!所以,般若不是知识,不是平常的智慧,是永远无尽头、又无穷大的智慧。

故名般若。

禅宗六祖慧能只听了一句《金刚经》里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倾刻间就开智慧了,他得到大智慧。

大智慧,就是般若波罗蜜多智慧!

唐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回到长安,翻译无数的经卷,真正被人传诵的,当为260字的《心经》。

可见,他也是取得般若波罗蜜多智慧的人。

看过《西游记》小说。小说里,唐僧给孙悟空念的咒语,大概就是《心经》。

孙悟空,其实就是心的化身,上天入地,变化多端。然而,他却是石头变成的!寓意更加深刻!

人的心,天上的云。

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心的力量大,却大不过五指山。

五指山,是佛祖的五个手指头。

可见,心再大,没有手大。所以,想的再多,不如做的多!这样理解,不知道,可不可?

《心经》的开头,重点强调了四个动作,这个是必须在意的。

那四个动作?观,行,照,度。

这四个动作,其实是开智慧的密码。

掌握这四个密码,抓住这四个动作,慢慢地,慢慢地,念起来,放进身心里面,忽然间智慧开了,脑袋不疼了,心灵手巧了。

如果达到不念就能开悟,这一定就是达到般若智慧。

观什么?观自在。自在又如何?就是菩萨。菩萨是拥有智慧境界的人了。所以,念:

观自在菩萨!

行什么?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一边看一边走,这时候,就来到了大智慧的彼岸!从此岸到彼岸,人生,就是一个行走的过程。成佛,也是这个过程。

佛,对开悟的人的敬意之称。

照,为啥照?你自己往大智慧的彼岸走去,肯定会左顾右盼,会看见五蕴,看见了又如何?都是空的!

所以说,照见五蕴皆空!

既然清清楚楚地照见了五蕴,却说都是空的。真的难以理解。

五蕴是什么?色、受、想、行、识,就是佛家对人类的现实世界的表述。这也是做为人所能真切感受和体验的实际存在。

然而,皆空!这就有必要升华自己的思想意识。为什么都是空的,其中必有大智慧可以悟出来!

站在佛法高度,所谓修心养性,就是这个照见五蕴皆空的过程。照见了,成佛了。照不见,只能在六道轮回!

如此走开悟之路,务必坚持自性,即观自在,还有佛性,即向往般若波罗蜜多的大智慧彼岸。

这样的行动起来,自然就度过了此生的一切苦厄,必将抵达快乐无边的极乐世界!

最后,再念一遍心经的开头: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相关文章

  • 说心经(二)

    心经。 般若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念be-ruo,意思理解为佛家的大智慧。 般...

  • 心经(二)

    最近很有规律,所以放任自己瞎写一下,反正朋友挺喜欢。

  • 说心经(四)

    文/太哥 徒造口业。 我,自以为是地说心经,说到第三回,发到“善传天下”的群落之时,一位“谦德”先生给我当头棒喝。...

  • 说心经(一)

    文/太哥 唐玄奘翻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全文260字,很多人会背诵,会默写,会讲解。书读百遍,其意...

  • 说心经(五)

    文/太哥 心经里说,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先弄明白什么是苦集灭道,再说有和无的道理。苦集...

  • 说心经(三)

    文/太哥 昨天开始,自言自语,说说心经。发现朋友圈里在点赞,真是有心人。有人说,有人听,听说之间,或许存在心有灵犀...

  • 说心经(七)

    文/太哥 说心经(六)原本想解读“菩提萨埵”也就是“菩萨"的意思,引用了一些资料,还有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文,文字可能...

  • 说心经(十)

    文/太哥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

  • 说心经(十一)

    文 l 太哥 故説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訶。 这是心经的最后一段。...

  • 说心经(八)

    文/太哥 前面说心经,说到菩提萨埵。接近一半。现在念一遍这一半: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心经(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kt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