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人们购买物品的方式也日渐丰富,购买汽车亦是如此。大多数人购车的方式都是根据自己看中的品牌,然后去4S店看车、询价、试车、购车。这也是买车最普遍的方式。
一般对于个人消费者而言,购车渠道主要分为两种:4S店和二级经销商(俗称汽贸店)。简单来说,4S的车源由厂商授权,二级经销商的车源一般都来自于4S店,某种意义上二级经销商扮演着帮助4S店分摊销量的一个角色。
既然车子来源相同,为何汽贸店的价格会比4S店要来的便宜?
做个简单的类比,就像淘宝和天猫商城,同样的商品,天猫商城的单价往往要比淘宝高。因为天猫的售前、售中以及售后的运营成本更加高,导致了商品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汽贸公司的运营成本相对低,其主要利润来源是服务费、装潢、保险等。这也是为什么汽贸公司可以将车价做低的原因。
对于消费者去汽贸公司购车有三个关键点需要额外注意:车源、购买流程以及售后服务。
先撇开车源和售后这两点,因为随着法规政策等完善,车源和售后问也渐渐日趋完善,消费者在这方面遇到的问题也相应随之变少。
而会让消费者在汽贸店消费时栽跟头的,往往是购车流程。
● 车辆合格证猫腻多
汽贸公司的现金流一般都会比较吃紧,不少汽贸公司会用汽车合格证抵押给银行以此贷款套现,用来购买下一批车辆或者偿还上一批车款。
汽贸公司通常会以种种理由拖延甚至抵押购车者的合格证,这样的做法必然损害了消费者们的权益。
所以在购车之前一定要了解合格证是否能按时交付,必要时最好留下协议凭证。近几年来,汽车合格证融资担保的纠纷屡见不鲜,这也在汽车类投诉中排名前列。
● 低价诱惑
汽贸店的优势主要是价格低,在面对低价诱惑的同时,消费者们也应该擦亮双眼。
汽贸店通常会在裸车价外征收一笔不小数目的额外费用。出库费、上牌费、装潢、保险,一通算下来,如果购车总花费比4S店便宜不了多少甚至贵于4S店,那就大可不必在汽贸店购车。
另外,购车时还要确定所谓的优惠是不是落到车价本身上。某些汽贸公司的优惠会通过油卡、装潢、保养等方面来抵扣,这也是汽贸公司偷换概念的手段之一。
● 强制保险
汽贸公司的利润渠道有一部分来自保险的抽成,所以在汽贸公司买车时,消费者们在保险方面也要小心谨慎。有些汽贸公司会强制消费者购买保险,保费高、保额低,保费与实际车价不符等问题也曾发生。
● “定金”还是“订金”
同音不同字,可能就是这一个字,会让消费者损失几千甚至上万元。一般而言“订金”指的是意向金,并且可以退还或者在购车时抵扣车款,而“定金”则具有法律效应,商家有权不予退还。所以在签订购车合同时,切记要分辨这字里行间的区别。
当然以上四点是较为普遍的流程问题,消费者在汽贸购车时必须多加注意,不要贪图一时便宜。
小智结语
小智还是更为推荐去正规4S店购车,毕竟买个放心。如果去汽贸店购车,也需多些“心眼”,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购车时,你遇到过哪些“坑”?
关注“智选车”,了解更多有趣、有用的汽车资讯,还有选车神器帮选车。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智选车出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