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活着”是读完黄龄慧老师推荐的关于“教养”的一本书之后才开始读的。在这里,我要先说说这本关于“教养”的书,我把它当作一本心理书,在里面我发现自己在小时候的一些经历所造成的问题,长大后,那些隐性的或显性的问题或多或少的都出现在我的情绪里,出现在我对待别人,对待我的孩子的态度上。那本书我看的最慢,就笔记做了厚厚一叠,对我来说那是一种剖析。
《活着》就不同了,我只花了睡前几小时和中午休息的时间就看完了,它简朴又通俗,我似乎都能闻到作者身上的泥土味。但它把我带去了,带回了悲伤,带回了那些耳熟能详的生活里。
我眼前突然出现了母亲那双“和乡间泥路一种粗糙的手”。我妈时常说起她年轻时那会没有吃的时的煎熬。人们常说的吃糠咽菜,那都是好的,我妈说她们连玉米芯都吃过,我真的想象不来那是怎样的生活。我妈常说我命比我姐和我哥好,赶上了好时候。但是我记得,在我上高中之前,我们家很少吃白面和白馍,而且我妈特节省,舍不得花钱,舍不得用电,舍不得这舍不那……我原来上学的时候想不明白这些,在心里是怨恨的,后来我明白了,也理解她。一个时代在她身上的烙印是再也抹不去了。
我也想起每次回家坐在门前闲聊的妇女堆里,听她们话家长,论长短,说段子……邻居家就一墙之隔,每次回家还能听到被我称为“大大”的男人还是那样骂着自己的女人,骂着就是一辈子,骂着一个儿子离世了,骂着两个闺女长大了,骂着又生了一个儿子,骂着儿子女儿都去城里了……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是他们除了越来越老,其它一切都没有变。
有时候我愰惚觉得自己永远都是那个上初中的姑娘,那个干活也是一把好手的姑娘,但是每次再去地里干活或者干活让村里人瞅见,他们都不让我干,护着我,都会笑着大声对我说:“你能干个活?”。
这次国庆回家,家里仅有的那点地里的玉米杆还没挖——我妈总觉得土地是命根子,不愿把全部土地都承包出去,特意留了些,种些蔬菜,种些庄稼,倒也随时能吃上新鲜的蔬菜,没事还能去地里劳作,这样她觉得有存在感——回去第二天,我带着闺女去了地里,果然地头遇到收苹果的邻居笑着又说:“你能挖个玉米杆?”其实我还想带我闺女看看她娘当年出生并长大的这片土地是什么样子,告诉她我小时候的一些事情,而且我发现她竟然对这些乐此不疲,总是追问,一遍又一遍的听。她没见过在农忙的时候人们是怎样的起早贪黑;她没见过牛梨地,如今我也几乎见不到了,都成了机械;她没见用镰刀收割麦子,她不知道她娘第一次使镰刀的时候竟把自己的脚趾头蹁了,鞋破了,脚也破了;早些年我家还有窑洞,冬暖夏凉,我一直住到上了初中才把它拆了,都盖成了砖瓦房。对了,玉米杆的事还没完,我挖玉米杆我闺女在我身后用小铲子在泥土里玩,她看到一条蚯蚓扭着身子从土里爬出来时吓的要回家,我哈哈大笑,告诉她不用害怕,还提到“蚯蚓的日记”,但是没用,我就想书上的东西一点都不如现实中的好使。后来,我的玉米杆没挖多少,竟然嘣一声,把挖玉米杆用的镢头把嘣坏了,唉……后来就回家了,秋风在玉米地里沙沙作响,摇曳着玉米杆干枯的叶子……天开始下雨了,气温降了几好度,第二天我着凉了,觉得浑身哪哪都冷,躲在热坑上不肯下地。
国庆节倒数第二天,我回西安了,一切都又回到正轨,看到以前同村上学的同学发的朋友圈“三十多岁还有梦想吗?还能有梦想吗?”
每个人都有他活着的意义,为不同的生活而活,但是都有一个目标,即使再小也算目标。
以前刚开始看“圣经的故事”时,我笑着对别人说:我觉得它就像是我们中国的民间故事。后来我渐渐发现:人无论能力大小,长的美丑,都不要失去一颗善良的心,感恩的心,我真不是在这矫情,有时候我随手乱扔垃圾的时候,或者多拿了别人的东西的时候,我本想算了,就一次两次,占点小便宜,但是一想到我闺女,我觉得我不应该,我想我的每一个善举都会为她积德,于是我让自己遵守规矩,这样自己也能心安。
大概人越活越就淡然了,然后就看开了原来看不开的东西,也明白了许多从前不明白的,不会像余华说的“富贵”那样,在什么都缺的年代也缺少文明与常识的情况下,眼睁睁看着事情发生却束手无策。
我们都要细心的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