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过年那时,“年味”又一次成为很多人讨论的话题。有人说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有人说年味是小时候才有,长大后就淡了。有人说年味还是有的,只是你的心态变了。
关于年味,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不同的解读。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下我家乡过年时一种应节食物——粽子。因为当我用照片去记录我妈包粽子时,我觉得我对“年味”二字似乎又有多一些的感悟。
过年,对中国的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大事。为了过年,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习俗。在粤西这一带,粽子在过年尤为盛行。过年包粽子和端午包粽子,虽然同为粽子,其中的意味是完全不同的。
有一年春节后上班,我把粽子拿回去分享给同事们,然后他们就表示很好奇:“你们那里过年还有包粽子的习俗?”是的,在很多人的认识里,粽子是属于端午节。但在我们家乡,粽子是春节美食里的重头戏之一。
我曾经问过我妈,为什么我们过年会包粽子呢?我已经不记得我妈怎么回答我,但在我从小的记忆里,春节包粽子是乡亲父老们的过年惯例。
春节的应节食物向来都有着美好的寓意。从网上查阅资料显示,“粽”与“中”、“宗”音近,有着求子、求得功名、光宗耀祖的寓意。在我家乡,春节的粽子除了自家食用之外,还是新年敬拜天神的供品。当亲戚好友来拜年时,粽子可作为招呼客人的美食,也会作为手信让亲友带回家。主人家从不吝啬分享,还会觉得倍有面子。
在我家乡那里,要是哪一年过年不包粽子,似乎就不像过年了。
今年,和以往过年一样,厨房里最忙碌的还是我妈。包粽子是过年的大事之一。用我妈的话来说,就是“工多细艺”,意思就是包粽子的准备工作很多、很琐碎。
“去市集提前采购食材、去皮绿豆要浸泡一晚、 糯米要清洗调味、在屋后的园子里摘粽叶和冬叶,席草粽叶冬叶也要提前用热水浸泡,自家种的豆和花生要提前焖煮,五花肉要切成小块并且腌制好......”自从我们出外工作之后,这些年包粽子的工作基本上都是我妈一个人完成。我妈说等你们回来太晚了,都要过年了。
家乡的人们包粽子,不是包两三条那么简单。因为要自家吃,也要送人。再加上现在大部分人家都有冰箱,年二十九包的粽子放在冰箱保存,慢慢吃半个月也可以。所以大家一般都是包五斤或十斤糯米起。这在我们村里是很常见的。
想起小时候没冰箱的那些年,我妈只是用常温方式来保存粽子。每隔两三天,我妈就会把粽子放到沸水里煮一会,然后再捞起常温放置,只要天气不是很热,这样的保存方式也可以吃十来天。
粽子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叫做大粽,一般选用糯米、绿豆、五花肉作为食材。其体大饱满,形如方块,用冬叶来包裹。冬叶是一种类似小芭蕉叶的宽边叶子,大块的冬叶叶宽约15cm左右,这很好地满足了大粽所需要包裹的饱满食材。
另外一种就叫做粽仔,就是个头较小,有棱有角,形如金字塔。一般来说,我妈都是用花生、豆类、糯米、五花肉来包粽仔,其口感香糯不腻、有嚼劲。我们几姐弟都特爱吃粽仔,一口吃下两个也不怕撑。
最考验手艺的是包粽仔,要想包出棱角分明、卖相好看的粽仔,靠的就是熟能生巧。我妈说她刚结婚那时,一点也不会包粽的,都是自己慢慢学会。从初时妙龄年华到如今渐见银丝,眨眼一晃,我妈包粽子就包了几十年了。
在我妈的指引下,我试着去学习包粽仔,可我包出来的粽子,不是容易漏米,就是形状难看,就算我妈多次示范,也难以做到她包的模样。直到后来被我妈“嫌弃”,不用我帮忙了。
如果说包粽是考验手艺,那煮粽就是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尤其是农村家里都是烧柴煮粽的。我妈把所有的粽子放进锅里,往里倒满凉水。我就守在灶台前,点燃干柴,把一根根柴往里放入,看着点点星火慢慢变成熊熊大火,感受着点点热气慢慢让我脸皮发烫,等待着锅盖里慢慢升起的雾气,还有渐渐外溢的粽香,时间变得那么慢,那么安静。
小时候的我们,盼过年就是盼着早早尝上第一口粽香。那时候的春节,天气特别冷,我们几姐弟守在灶台,一边取暖一边烧柴火煮粽。家里灶台只有一口大锅,烧水煮粽都靠它,全家人都必须赶早烧水洗澡之后,我妈才把粽子放进大锅里煮。往往这个时候已经是晚上8点多,而煮粽子至少要三小时,所以我们几姐弟就守在灶台旁,等啊等啊,等到9点多,我妈会让我们先回去睡觉,她说等粽子好了,再叫我们起来吃。
那些年的深夜,我们从暖暖的被窝爬起来吃粽子,是过年里最幸福的一件事。
孩提时,年味就是盼着春节的第一口粽香。
长大了,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想吃粽子时也不一定要等待过年。这种盼望一年的年味就变得没有那么强烈了。年味这东西,原来会随着时间变化而有所不同的。
可一年又一年的春节,我妈依然为我们这些大孩子包粽子,我妈说“不要学包粽子,没用的”。
其实,怎么会呢?对我妈来说,也许这就是她想要的年味,盼着一家团圆,盼着孩子回家吃上一口她包的粽子。而我们的年味,是她从初时青丝到如今渐见银丝一路付出得来的。
如今年味于我,就是一边陪着老妈在厨房忙碌包粽子,一边听着她唠叨我们几姐弟的事儿,那些家长里短,那些简单朴素的农村生活。世界在这里变得那么小,时间在这里变得那么慢。
也许随着年岁渐长,我也会变成我妈一样,读懂她的年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