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29.周厉王 防民之口 听史记故事,学大语文

29.周厉王 防民之口 听史记故事,学大语文

作者: 心中的柚子 | 来源:发表于2021-01-20 10:41 被阅读0次

小朋友们好!上一节我们说到,熟人见面只能相互使眼色,没人敢说厉王的坏话了。

厉王得意洋洋地对昭穆公说:“怎么样?我制止天下人诽谤的办法是不是很强大啊?现在谁还敢说我的坏话?”

昭穆公摇了摇头说:

“把人们说话的嘴堵住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堵住百姓的嘴的危害,比堵住滔滔水流更加恐怖。

想要治理水灾,却堵住了河流,水流积蓄得多了,不管是再高大坚固的堤坝,都早晚会被冲出决堤口,堤岸一旦崩溃,所伤害的人一定更多。

而那个时候,水患引起的灾害和死亡,会比没有堵住之前惨重得多。要想真正治理水患,只有开通河道,疏导水流,让水流和缓地流通才行。

堵塞人们的话语也是同样的。一时能堵住百姓的嘴,却无法堵住人们的内心。百姓的怨恨反而会积聚得更快。

当有一天,出现了决堤,这种怨恨会引起滔天巨浪,造成惨重的损失。好的办法,就是广开言路,给大家发表意见的机会,听取意见。

从诸侯到百姓,不论是谁,都可以畅所欲言,为国家出谋划策,甚至挑出错漏。人们可以通过写诗篇、做乐曲,通过自由讨论,来抒发自己的想法和言论。

而这些都可以传达到君王的面前。然后再多方考量,斟酌取舍,如果是好的事情,就立刻执行推广;如果是坏的事情,就立刻防患于未然。

这样制定和实施一些政策、法令,就不会违背常理。百姓的嘴就好比大地上的山川良田,人们生存所需的吃穿用度都是从这里面长出来的。

让大家放开胆子讲,善事加以推行,恶事加以阻止,这样做是能创造财富的。如果堵住他们的嘴,又能有几个人真心赞同你、跟随你呢?

不用多久,就要出大乱子了。”

治水要采取疏导,百姓也要广开言路,这是相通的道理。

通过昭穆公的这段话,还衍生出一个成语叫作“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有什么话要说出来,只有说出来别人才能知道你想要什么。

反过来说,因为不愿意听到别人批评的话,就不许别人开口,那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少,自己还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想要抵御严寒,没有什么比加厚的羽绒服更保暖的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不想被别人批评,最好的方法是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出现问题的时候,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厉王是会改过自新,还是变本加厉呢?下一节,我再给大家讲。

最后,给你猜一个小谜语,

这个东西真奇怪,

天生就怕太阳晒。

太阳不晒还不湿,

越晒越是湿得快。(打一自然物)

你知道是什么吗?

每天读点史记,日积月累,博古通今。

小朋友们,再见!

答案下期揭晓。

(上期谜底:啄木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9.周厉王 防民之口 听史记故事,学大语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zh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