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清宫的影视作品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清朝的士兵有时穿着“勇”字服,有时穿着“兵”字服,那么,大家都疑惑了,这两种士兵到底有什么区别?
这就不得不说起满清入关前后的局势。清朝入主中原前,只有八旗兵,它是满族人组成的军队。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由于清朝要统治偌大一个中原,八旗兵显然不够,所以清朝不得不招收汉人当兵,即汉兵,又称绿营兵。清朝靠着这两种兵统治中原地区,维持中原的稳定。
为了区分这两种兵,清朝就用军服上不同的字来区分,八旗子弟兵就用“兵”字,汉兵就用“勇”字。虽然他们同为清朝的士兵,但是他们的待遇和地位有着天壤之别,真可谓是同人不同命。
八旗子弟兵是清朝的“嫡系”部队,通常由满族的王公大臣来统领,地位自然显赫,待遇也丰厚,他们通常被派去守卫皇宫和京城要塞,而且武器装备精良,军饷丰盈而且发放及时。
汉兵就没有那么幸运,他们往往被派去打仗征战,驻守荒疆,异常艰苦,而且粮饷少得可怜,且物资不足,常常欠发军饷,挨饿受冻是常事。
由于汉兵经常远征打仗,死伤无数,清朝又会招收中原老百姓进来充当汉兵,由于中原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逼得走投无路,为了有一口饭吃,他们也愿意当汉兵,虽然汉兵待遇差,生死无依,但他们依然会当汉兵,目的就是能生存下去。
虽然汉兵是平民百姓,但汉兵的战斗力是异常强大,因为他们别无选择,唯有当兵打仗,英勇杀敌这一条路才能活下去,所以汉兵爆发的战斗力往往势如破竹,如曾国藩训练出来的湘军就是汉兵,他们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把横扫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军给击败了。
相对了八旗子弟兵,他们自恃为满族正统军,平时驻守京城省府,养尊处优,肚大肠肥,缺乏训练,一旦有大战来临,就丢铠弃甲,溃不成军,那么,清朝就注定要走向灭亡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