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跌宕,机缘的巧合,让我选择了村官之路。没有荡气回肠的壮语豪言,也无辗转反侧的艰难抉择,一切是那么的自然而然。汽车沿着九转十八弯的盘山公路疾驰,我的心也一步步与农村贴近。或许骨子里天生就渗透着乡土气息,每一条山间小道,每一株花花草草,甚至偶尔从农户窜出的一条狗、一只鸡都让我倍感亲切。带着几份欣喜,几许期待,我正式开始了村官生涯。
从踏上农村这片热土起,我就清醒的明白自己已不再是老师的宠儿、家中的娇娇女,而是与农民亲密接触、在第一线为农民服务的一名村官。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实实在在做好人民的公仆才是自己职之所在,责之所需。
下村第二天正逢村中干部给留三路乡道沿线要补栽的绿化树苗丈量打点,毫不犹豫地,我自告奋勇前往帮忙。提着白灰桶,拎着竹竿等工具,和两位大叔在杂草丛生、坑凹不平的泥土地里一干就是整整两天,直到工作顺利完成。要能吃苦,是我为自己定下的第一个目标。
初来乍到,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和人际,如何尽快融入村中被百姓所接纳是首先亟待解决的问题。群众不认识不了解你,那就要主动把自己介绍出去。于是从见人打招呼热情问候开始,借发放惠民卡、农合证、养老保险缴费单等机会,我挨家挨户走访、聊天,如若家中无人,便一而再、再而三的登门,经常晚上8、9点还在村中奔走。灾后重建各户修房,我也前去帮忙,搬石头搬砖,铲土和灰,和大家一起同吃同干,同甘共苦。谁家红、白事了更是不请自到,干活随礼,就拿自己当一普通村民看待,做一普通村民能够做的。很快,乡亲们就以其特有的朴实接受了我,走到谁家都有饭吃,家里苹果、核桃也给拿,甚至烙的饼、蒸的馒头都让装,家长里短、矛盾纠纷的也给说,真正的群众开始拿我当自家人看。良好的群众基础是我工作顺利进行的最有力保障!
村上的工作大多是琐碎的、具体的,小到为群众写申请、开证明,大到领取、发放物资款项,每一桩,每一件我都认认真真、努力去做。除了建立日常档案外,我还利用自己掌握的电脑操作将重要资料备份保存,确保万无一失。村务报表资料的填写上报等工作,我也在老会计的指导教授下一步步熟悉,逐渐掌握。党支部建设方面,我发挥大学生的文字优势整理、归纳、汇总,使得资料得以完善,各项措施得以健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也得到搭建。此外,协助各层各部门做好相关工作,积极配合镇政府顺利开展村中事务也是我职责所在。下村后先后与镇畜牧站、县花椒局、县劳动保障局、林业站、信用社、等配合,开展了一系列服务三农的活动。同时辅助镇领导干部成功完成村委会换届选举,顺利通过了新农村建设增分晋等验收,及做好平时的各项普查迎查工作。5.12地震我村也普遍受灾,多处房屋受损,震后在国家扶持下积极搞好灾后重建是我上任后的一项重点工作。准备并上报灾后重建户的申报材料,和会计一起完善各种报表,协助支书领取并发放重建房屋的补助资金,定期不定期的从镇政府领取发放救灾物资,第一时间将面粉、大米、棉衣、棉被等生活必需品送到急需的村民手中,上面拨付的救灾款项也及时落实到位,保证村民基本生活。在做好物资发放工作的同时,建立齐备各种台帐,记录好每次会议记录,做到资料完善,手续齐全,有底可查。
我下村后这段时间,村中安装路灯20余盏,新打24米深机井1眼,开挖输水管道2000多米,建立60立方米蓄水池一座,补栽留三路绿化树苗800多株,灾后重建新修房屋21户,新挖垃圾填埋场一座,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此外,响应县级号召,村中羌舞之风盛行,每晚男女老少载歌载舞,热闹祥和,极大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年终我村各项考核达标,由三星级推进村成功晋升为四星级重点村,08年新农村建设在岁末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今年初,我村又获得“2008年度统筹城乡暨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度农村增收工作先进村”荣誉称号。
总结这四个来月的工作,我深深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心若在,情就在。村官之责,不在于官,而在于村:真诚待民,真心做事,真情生活;以村为家,视民为亲;多与民交流,多为民解忧,多替民着想;付出了,群众不会忘记,真正融入了,立足的根基也就有了。春节期间,一位村民突发脑溢血生命垂危,虽在宝鸡三陆医院做了开颅手术抢救过来,但出院后却几乎不能独立行走,且完全丧失了说话能力。病发时我在家中,毫不知情,回村后得知此事,立刻到其家中慰问,并根据《社会医疗救助实施细则》帮助他们申请医疗救助,针对家里实际情况,村里还拿出资金对其眼前生活进行补贴,以助其度过难关。今年春旱,镇上组织免费为村上小麦灌溉,我第一时间联系村中干部,确定需要浇灌农户及田地亩数,确保农户抗旱保收。平时政府出台的各项惠民政策我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告知农户,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就农户花椒种植中的具体问题,在乡镇领导干部的关心下,联系县花椒局、附近花椒转业户下村入田,面对面给村民给予培训指导,帮助农户增收。现在,村中400多口人,上至七八十岁的老婆婆、老爷爷,下至一两岁的小孩子,百分之七八十我都能喊得上名字,就像从小在村中长大的,一点陌生感都没有,支书曾开玩笑的说,以后咱们村就是你娘家。
二、生长在本地的村中干部是一部读不完的书。他们对每家每户的熟悉,对民情民意的了解,对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的掌握让我们望尘莫及,在处理村中事务,协调各种关系方面的经验也足使我们望其项背。多与他们交流,随时向其请教,是尽快进入角色、融入环境的最好途径。村中老会计张叔工作已40多年了,可谓历史村情的活账本,下村伊始,我就前后跟着他,想到什么都跟他说向他问,今年他虽已高龄退休,但凡有不懂之处我仍一遍遍登门请教;村委会委员党叔身兼数职,工作尽职尽责;书记更是处事有方,能力出众;从他们身上学到的实践经验远远高于理论的说教,真是跟其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三、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实际工作中更多的是杂乱而繁琐的小事,能做到的就是尽心竭力、做细做好。勤动手:平时的会议记录、工作记录、工作安排等要随时做好记录,及时整理归类;村民由于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各种文字性东西的书写要不耐其烦,有求必应。勤动腿:没事多下村转,和群众零距离贴近;关系群众利益、需求的事情多走多跑,服务上门。勤动口:多和村民拉家常多交流,不懂不会多请教多询问;群众咨询的自己不清楚多向相关部门打听,上级号召的群众不明白多给大家宣传。每一件小事做好了,服务老百姓这件大事就有了。
比起那些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自己做的事情微不足道、小之又小,只是尽到了一名助理所应该尽到的基本责任,即使有些许成绩的取得,也与县级的正确领导、镇上的关心指导、村支书干部的帮助支持密不可分。正是从上到下各级的齐心协力,才有我们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此,首先感谢他们!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勤奋学习、刻苦锻炼、积极进取、是我不懈的追求;将简单的事情做细,将平凡的事情做好,坚持所做到的,拓展所不足的,用实际行动配合协助各方顺利开展工作是我行走的目标,相信我们村新农村建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会谱写出更加华美的篇章!
(写于2009年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