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用一个中介对象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中介者使各个对象不需要显示地相互作用,从而使其耦合松散,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
中介者模式也叫调停者模式,它的通用类图如下:类图中的Colleague同事类只有一个,现实中不止一个,这里采用了省略的方式
中介者模式.pngMediator 抽象中介者角色:定义统一的接口,用于各同事角色之间的通信。
ConcreteMediator 具体中介者角色:通过协调同事角色实现协作行为,必须依赖于各个同事角色。
Colleague 同事角色:如果一个对象会影响其他的对象,并且也会被其他对象影响,那么这两个对象称之为同事类。每个同事都知道中介者的存在,并且必须通过这个中介者进行相互通信。
每个同事类的行为分为两种:①同事本身的行为,比如改变对象本身的状态,处理自己的行为等,这种行为叫做自发行为,与其他同事类和中介者没有任何依赖 ②必须通过中介者才能完成的行为,这种叫做依赖行为
中介者模式通用代码:
Mediator 抽象中介者角色 代码:
public abstract class Mediator {
//定义同事类,并通过getter/setter方法将同事类注入进来
//在这里我们注入的是同事类的实现类,为什么不使用抽象类注入呢?
//因为没有存在每个同事类必须都完成的业务方法,若存在就使用抽象类注入,做到依赖倒置
protected ConcreteMediator1 c1;
protected ConcreteMediator2 c2;
public ConcreteMediator1 getC1() {
return c1;
}
public void setC1(ConcreteMediator1 c1) {
this.c1 = c1;
}
public ConcreteMediator2 getC2() {
return c2;
}
public void setC2(ConcreteMediator2 c2) {
this.c2 = c2;
}
public abstract void doSomething1(); //中介者模式的业务逻辑
public abstract void doSomething2(); //中介者模式的业务逻辑
}
具体的中介者一般只有一个:ConcreteMediator
public class ConcreteMediator extends Mediat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doSomething1() {
//调用同事类的方法,只要是public的方法均可调用
super.c1.selfMethod1();
super.c2.selfMethod2();
}
@Override
public void doSomething2() {
super.c1.selfMethod1();
super.c2.selfMethod2();
}
}
doSomething1与doSomething2 都是比较复杂的业务逻辑,为同事类服务,其实现是依赖各个同事类来完成的。
同事类代码:
public abstract class Colleague {
protected Mediator mediator;
public Colleague(Mediator mediator) {
this.mediator = mediator;
}
}
具体的同事类实现:
public class ConcreteColleague1 extends Colleague {
//通过构造函数传递中介者
public ConcreteColleague1(Mediator mediator) {
super(mediator);
}
//自由方法
public void selfMethod1(){
//处理自己的业务逻辑
}
//依赖方法
public void depMethod1(){
//处理自己的业务逻辑
//自己不能处理的业务逻辑,委托给中介者完成
super.mediator.doSomething1();
}
}
public class ConcreteColleague2 extends Colleague {
//通过构造函数传递中介者
public ConcreteColleague2(Mediator mediator) {
super(mediator);
}
//自由方法
public void selfMethod2(){
//处理自己的业务逻辑
}
//依赖方法
public void depMethod2(){
//处理自己的业务逻辑
//自己不能处理的业务逻辑,委托给中介者完成
super.mediator.doSomething2();
}
}
在这里使用构造函数注入中介者,而在中介者中使用getter/setter方法将同事类注入的原因是:同事类中必须有中介者,而中介者却可以只有部分同事类。
中介者模式的优点:
减少类间的依赖,把原来的一对多的依赖变成一对一的依赖,同事类只依赖中介者,减少耦合。
在这里使用图来说明
(1)蜘蛛网结构示意图
在这种结构中,只要有一个对象产生变化,那么其他的跟它相关联的对象均需要修改,这显然不符合迪米特法则,类之间过度耦合,不利于类的复用,系统也不稳定。那么将结构优化,使用中介者模式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2)中介者模式结构图(星型网络拓扑)
星型网络拓扑.png优化后的结构中,每个对象的改变都只会影响到自己,不会对其他的对象以及中介者产生影响,这样减少了系统的耦合度,提高每个类的复用,减少依赖。
中介模式的缺点:
当同事类越多时(代表同事类逻辑越复杂),中介者的逻辑也会随之复杂,这样导致中介者越发的膨胀臃肿,因此需要考虑合理划分中介者与同事类的关系。
中介者模式的使用场景
根据上面优缺点我们可以看出,当一个项目中的类对象关系出现蜘蛛网结构时,就需要考虑引入中介者模式,这样才能更好的梳理类之间的关系。但是并不能因为几个简单的对象依赖关系,就随便引入中介者模式,这样会带来逻辑上的复杂性,因此需要三思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