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共读的第四天,周末从常老师的故事结构性性质开始。常老师从三餐结构性性质到课堂结构性性质。一日三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不良取代了营养过剩。随之而来的高血糖、高血脂等富贵病也找上了人们。
常老师自2020年疫情以来,注重三餐结构性,规律的饮食,让他一些富贵病不医而愈。常老师用故事告诉我们,想要一下子看到效果的课堂改革是不存在的。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在这四个要素中,最近的倾向可以说都集中在“学生”这一要素上。特别是在重视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的“新学历观”提倡之后,将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这样的“主体性”绝对化,让“主体”悬在半空中。我们忽略了学生自立、自律的学习必须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在与教材、教室中的学生以及学习环境的关系中加以认识。学习只在与教师、教材、学生、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才能够得以生成、发展。
教学中要彰显学生主体,但是主体的生成、发展要在四要素中进行。我们教师尤其要关注学生之间个体的差异性。尊重那些模糊的多义的意见。多给那些慢慢思考问题的或用不明确的语言描述自己并思考的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有表达的信心,表达的欲望。防止课堂上出现“假热闹”现象!
在我的班级有些学生,当你抛出一个问题时,他的手总是半举不举,我更喜欢问问这些孩子。他们开口的第一句话是:“老师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这时候我会告诉他:“你不说出来哪知道对不对,我和同学们一起听听。”就是这样的鼓励,让班级只听不爱写的一名同学,总会在你提问后,直接说老师我试试行吗?因为关注这些特别的主体,有了这些孩子的参与,让我的课堂从不冷场。这种贵在参与精神,也带动着其他学生。我们怎么才能让教室成为相互倾听的教室?从“我试试,行吗?”开始,从跟着《静悄悄的革命》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