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的差别本质上在于思维模式的差别。
思维模式是人的底层代码,它就像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一旦被触动,就会发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一种思维模式的形成往往会衍生出一大批的想法和行为,而正是这些想法和行为,让我们变成了截然不同的人。
普通人做事跟着感觉走,靠的是不经反省的惯性动作,而高手则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研究规律上,通过找出事物背后的种种底层逻辑,让思考更加清晰,行动更加高效。
那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快速积累并运用更多的思维模型呢?
当然有。当我们能力还没达到一定程度之前,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多去借鉴那些优秀人士们常用的思维模型。
本文是堂妹在搜集了众多的思维模型之后,为大家推荐的大众评价非常高的5个模型,如果你还不是很了解,那就赶紧Get起来吧!
▲ 图片来自百度搜索1.黄金圈法则:一切从“为什么”出发
黄金圈法则是西蒙·斯涅克在2010年的一场TED演讲中提出的,说的是人们的思维共分为三个层次:What、How、Why。
Why指的是为什么做一件事,是目的和理念;How指的是怎么做,是实现目的的途径;What指事情的表象,是具体实施的动作。
大部分人都是以What-How-Why的顺序来思考,但真正成功的、促使人成长的思考方式则是与之相反的,也就是以Why-How-What的顺序来进行思考。
举个简单的例子,普通电脑产品的宣传方式往往都是:我们做了一款超级棒的电脑(What),我们把这台电脑设计的非常精美,界面十分美观,使用也很简单(How),你想要买一台吗?
而苹果公司是怎么做的呢?
他们首先告诉用户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创新和突破(Why),然后为了实现创新和突破他们会推出设计精美,界面友好,使用简单的产品(How),所以他们做出了一台最棒的电脑(What)。
比较一下,哪一个让你更有购买的欲望呢?当然是苹果对吧?在某种程度上,苹果的目标不是把产品卖给需要他产品的人,而是卖给和他有相同理念的人。
人们在谈及自己所做的事情时,都能简单地告诉别人自己是干什么的,有时候也能说出我们是怎么做的,但却极少能说出为什么要这么做。
而“为什么”才是你做这件事的真正初衷和目的,应该是我们最先思考的。当“为什么”和“怎么做”都梳理清晰了,那“做什么”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 图片来自百度搜索2. 复利思维:重视积累的力量
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所谓复利,其实质就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可以反过来加强A,不断循环。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一张厚度为0.04m的普通纸张足够大,将其对折,再对折,如此重复64次,你猜大概会有多高?
你可能会觉得这终究还是一张纸嘛,即便是对折64次,顶多也就几层楼那么高吧。
而实际上,如果真的把这样一张纸对折64次,其高度可以达到166020696万公里。
这个长度是什么概念呢?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也只有38.4万公里。
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的高度,是因为每次的对折都是在原有结果上的翻倍,而这就是复利所带来的奇迹。
经济学家常用一个公式来表达复利效应:(1+r)n,r代表你正在做的事,n代表时间。当r为正,也就是你做的事正确时,那坚持下去,时间就能带来奇迹。
每天学习一小时,起初并不会和别人拉开多少差距;每天运动半小时,一天两天也并不会变的很健美;不断结交新的朋友,短时间内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影响……
但当你坚持到一定的临界点,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正如著名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所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 图片来自百度搜索3.PDCA循环法则:循环不息,完善不止
每一项工作,都是一个PDCA循环。
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具体来说就是按照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这样的顺序不断改善现有工作,并且循环不止进行下去的一套科学程序。
Plan,指确定方针和目标,制定计划;
Do,指执行计划,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heck,指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找出问题;
Action,指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经验标准化,把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循环。
简单来说,PDCA就像是爬楼梯,每一个循环结束之后,项目的执行就会提高一层。
将循环中的优秀部分标准化保存下来,对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再制定到下一个循环中。这样不断运转、不断迭代,最终可以实现工作效果的大幅度提升。
仍以例子来说明,某天我制定了一个减肥的计划(Plan),然后按照计划每天采取少食多餐的策略(Do),坚持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肠胃明显变好了,但体重却没有明显的减少(Check),我决定继续坚持原先的食谱,但在后面的计划中又增加了锻炼的项目(Action)。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简单的PDCA循环过程。通过不断的完善,我一直在不断优化我的减肥任务。
不断主动发现自身的问题,然后不断在渐进中改善,才可能在某一天出现质的飞跃,才可能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
4. 决策树原理:简单高效的决策分析
决策树是一个预测模型,它表示对象属性和对象值之间的一种映射关系。树上的每一个节点表示对象属性的判断条件,其分支表示符合节点条件的对象。
决策树的优势,一是可读性好,具有描述性,有助于人工分析;二是效率高,只需要一次构建,就可以反复使用。
举个例子大家可能会更容易明白:一天朋友想要给小红介绍一位相亲对象,在问及小红对男方的要求的时候,出现了以下的对话:
小红:他比我大吗?
朋友:比你大2岁。
小红:那还可以,我不喜欢比我小的。长得帅不帅呢?
朋友:长相中等。
小红:那收入怎么样?
朋友:收入中等,不是很高。
小红:工作稳定吗?
朋友:工作很稳定。
小红:那我去见见。
这段对话用决策树模型来表示,就是这样的:
此图完整表达了小红决定是否见一个相亲对象的策略:绿色的节点表示判断条件,黄色节点表示决策结果,箭头表示在一个判断条件在不同情况下的决策路径,标红的路径则正是小红整个相亲去与不去的决策过程。
看起来是不是非常清晰直观?通过这个决策,我们可以明确的预测出小红对相亲对象的要求:比自己大,长相帅或中等,收入高或中等,工作要稳定。
使用决策树做分类任务,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建立一个决策树,然后再用这棵决策树进行预测。步骤很简单,每一步选择一个特征,然后将数据集划分成两类。
▲ 图片来自百度搜索5. 6W2H法则:选择最优的可行性方案
6W2H是一个以价值为导向的标准化思维流程,指的是人们在追求理想和目标的过程中,要通过向八个方面提出问题,然后再从中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方法和途径来实现预定的目标。
这8个方面分别是:选择目标(which)—选择原因(why)—功能如何(what)—什么场地(where)—什么时间(when)—什么组织(who)—如何提高效率(how to do)—性价比如何(how much)。
以接电话业务为例,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接到来自不同职级、不同工作性质的人的电话。虽然接听的电话事情各异,但其目标都是通过沟通和交流,来传递一些特定的信息。
有时候我们可能正在忙别的事情,当电话突然响起,我们常常会处于一种毫无准备的状态下,此时如果没有一些结构化的思维,很容易会漏掉一些重要的信息。
但如果运用6W2H法则来进行沟通和记录,事情就会变得比较简单:
谁打的电话?-who;
对方提到了什么事?-which;
打电话的原因是什么?why;
对方希望我们做什么?what;
什么时间可做?when;
在什么地点做?where;
该怎么去做这件事?how to do;
最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how much。
这样基本上就可以把这通电话的信息完整的记录下来了,当被别人问到或后续再用到的时候,也就轻松无压力了。
6W2H法则内容非常简单、清晰,用起来也上手很快,只要碰到事情,按这个套路去思考,不能说做的特别好,但至少不会出现很大纰漏。
思维模型的学习是一个吸收、消化、加工、输出运用的完整过程,如果只是单纯的输入,那最终留在我们大脑中并被我们熟练运用的可能性仍然不大。
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希望大家能够好好的消化整理,并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刻意的去运用,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这些好的思维模式变成自己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