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铃声响起,我艰难的睁开眼看到窗外,天还不太亮,太困了,再躺两分钟就起。继续躺着,突然惊觉该起,睁眼一看天大亮,不好要迟到了。
说好的早上起床看书、写文,又没完成,这都第几次,心里有些懊恼,要是昨晚不熬那么晚就好了。
这两年,由于精力、记忆力、年龄、体力的影响,很多东西读完好几遍也记不住,要比别人多学好几天,甚至更长时间。
以前晚睡早起,依然精力旺盛,现在空有一颗好强的心。熬夜后,第二天早起,一天的精神状态都不太好,午饭后就想补上一觉,才能缓过劲。可这样又占用了学习的时间。
于是,又熬夜、早起、精神不济,学习效果差,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拖延成了常态,学习进度慢,学习效率不高。
我又开始焦虑、烦躁。
有了问题怎么办?逃避!不,那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那就面对问题。
仔细分析自己的问题,拖延是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的问题。可以从三方面着手改变:
一、时间管理
根据自身学习的最佳时间来调整时间,每天哄孩子睡觉后,安静的时间更利于专注读书、写文,时间从十点半到不超过十二点半。第二天早上7:30起床,可以看书1小时,然后收拾一下送孩子上学。
还有每天三件事,凌晨十二点前必须完成。
不跟别人比,每天专注于安排好的时间高效学习。
二、精力管理
加强身体的锻炼,体力和精力充沛让注意力更集中,持续力更强。
我基本每天练习瑜伽,早上送完孩子、晚上接孩子都会步行回家,多运动也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三、碎片时间
利用做饭、吃饭、坐车、走路时间听书、听分享,让时间不白白浪费,也许不一定会记住,但每次记住一点,也是我的收获。别小看碎片时间,我有时一天利用它听两本书。
拖延有时偶尔还会来,可当目标清唽,规划好时间,形成习惯,它离我越来越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