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樊登老师讲解的《认知天性》,又一次刷新了关于学习的认知!它可以和《刻意练习》《终身成长》一起打包学习!三者的结合,会让个人又有更好更新的体会!
我打算把这三本书推荐给我的儿子、亲戚,以及头条的条友们!
《认知天性》中,关于学习的讨论。不是你画了多少条粗细不等的彩线,也不是读书破万卷,即使你的书读完是全新的,也不要紧。关键的是,合上书,你能够检索到你脑子里,关于这本书你留存了多少东西?
樊登老师说,他上学的时候,书本儿完全都是新的。但是每次考试都会考的很好。而那些把书本写了很多笔记,读了好多遍的同学,却考不过他。心理上都有些不平衡。
在《认知天性》中说到,关键的不是在于你看多少遍?或者画多少道线?写多少笔记?而是你真正掌握了多少?
看完一本书之后,过一段时间,你再反过来检索自己的脑子,看看留存了多少东西。要时常的做个小测验,你才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然后再根据短板去看书。如此反复,之后再进行扩散性思维,才能够让书里的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东西。
其实,这有点像粥左罗老师提到的要有结果思维!不是形势上记录了,看了就以为会了。实质上没有应用,你根本不知道哪些才是你没有真正掌握的,还需要再学习再强化的东西!
而《刻意练习》中,表面的辉煌,其实是无数个别人看不见的努力造就的。就像米开朗琪罗的作品被人称赞,而他自己说,如果对方知道他为他的作品,所付出的努力,或许就不再是艳羡的眼光了。
其实,跑步也是一样。马拉松比赛中获奖者,别人为他(她)欢呼,觉得她(他)了不起,其实那是曾经多少次的流汗和挣扎换来的!所以会造就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看过的学过的东西,要应用起来。读过的书,立刻反馈出来,才会有记忆深刻的效果。
比如粥左罗的《学会成长》,我很快看完了,感觉一头热血,却好像又没有记住多少。但是,写过的两种思维——筛选思维和赛点思维,却让我记忆深刻。
尽管有人好心的提醒我,这这个思维在头条,没有市场。可是,成长自我,也是一种市场,不是吗?而且,鲁迅先生说的:世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