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遇到一个问题,怎么都想不通。
就是我的预期与事实不相符。
就在前几天和同事聊天的时候,还在说当现实与预期不相符时,只能说明是预期错了,因为事实不可能会出错。
当时说的有慷慨激昂,现在就有多悲伤。
因为真的遇到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真正遇到这种情况会是什么样子呢?
首先会不承认事实,是不是获得事实存在遗漏或者存在看错等等,就是不接受自己的预期错误。
在反复确认之后,才开始怀疑是否预期存在问题,而具体的行动就是再次推导一次自己得出预期的过程,看看是否存在漏洞。
在确认没有漏洞之后,又会去确认事实是否确实可靠,就这样反复几个来回。
最后不得不确认是预期存在问题,至于预期为什么是问题,则需要进行更细致的推导。
这个时候往往就是解决问题的瓶颈。
这个瓶颈一般会有两个办法突破,摇人(找同事帮忙)和切换视角(换一种思路)。
而今天是通过第二种办法突破瓶颈。
如何做到切换视角呢?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事情切换做到,具体这里就不展开了。
发现没有,从遇到现实与预期不相符这种情况,其中存在长时间的拉扯,而我之前说的“当现实与预期不相符,就说明是预期错了”就是一个精简版的过程。
真真的说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能够说到,未必能够做到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