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战国策》田忌亡齐而楚

2.《战国策》田忌亡齐而楚

作者: 胡子拉碴的勇士 | 来源:发表于2017-08-11 00:29 被阅读0次

田忌因邹忌的诬陷从齐国逃亡至楚国,邹忌却又畏惧田忌的才华、担心其借楚国的权利而重返齐国,杜赫为邹忌献计解决这个担心,游说楚国国君封田忌江南之地,免于其回齐国。

杜赫这个说客很会把握事物之间的主要矛盾,在战国时代,邻国修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他这样游说楚王,第一,先让楚王知道修好齐国的必要性和好处,而目前却不能修好的主要原因在哪?一语说到楚王的痛点,显然,楚王肯定也是很希望能够跟齐国修好,无奈总是得不到太明确的答复,所以迫切希望得到解答,找到根本原因,在杜赫的引导下,明白了缘由,自然会想到如何解决,杜赫又顺理成章献上一计,封田忌于江南,让邹忌安心;第二,摆平了邹忌,也得考虑田忌的感受不是?杜赫继续围绕田忌这个次要矛盾进行阐述,其一,田忌是逃亡之人,给个封地必然感谢皇恩浩荡、对楚王肝脑涂地,其二,假如田忌最后回了齐国,楚王毕竟还是给予过他帮助的,单凭这一点,田忌也不会做对不起楚国的事情来,或者是对不起楚王的事情来,必然不会阻碍楚国同齐国的修好进程。

综合考虑,楚王觉得杜赫这个建议靠谱,小小一块封地就能办这么大一件事,何乐而不为呢?

好,接下来我们改改剧本,杜赫还是本着原来的目的去找楚王,不过提供的解决方法变一下,第一,同上,显然楚王知道修好齐国的必要性和好处,及目前这一计划推进过程所受的主要阻力在哪,引导楚王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并主动的想办法解决这一难点,毋庸置疑,还是田忌可能回齐国所带来的问题。第二,杜赫献计,告诉楚王,“你可以把田忌杀了,何必因为田忌影响两国睦邻友好是不?”如果楚王不傻的话,正常的思考结果应该是,我杀了田忌,确实解决了邹忌的担忧,但从大面上来说,显得楚国不够大气,为了能跟齐国修好竟然杀了投奔过来的人,纯粹是巴结齐国,有损国威;其二,田忌乃有才之人,逃亡到楚国,楚国应胸怀广大,广纳贤能,杀一人足以拒万千贤能之士于国门之外,正所谓是丢了西瓜;其三,如果对田忌起了杀念,而田忌最终逃脱未死,必然会卧薪尝胆,伺机复仇,这不相当于留下个定时炸弹,关键是你还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爆炸,天天提心吊胆的活着,太难受。正常思考下,楚王肯定不会把这个当作权宜之计。而杜赫经过推论,显然明白杀田忌这个建议不但不会让楚王采纳,反而会让楚王觉得这是齐国故意找机会坑一把楚国,从而更是会反其道而行,想办法让田忌回齐国,所以杜赫最终还是建议楚国封江南之地给田忌,于情于理都很正常,自己的目的达到了,楚王也觉得是笔挣钱的买卖。

相关文章

  • 《历史》与《战国策》札记(二百三四)

    田忌亡齐而之楚,邹忌代之相齐,恐田忌欲以楚权复于齐,杜赫曰:“臣请为留楚。”谓楚王曰:“邹忌所以不善楚者,恐田忌之...

  • 2.《战国策》田忌亡齐而楚

    田忌因邹忌的诬陷从齐国逃亡至楚国,邹忌却又畏惧田忌的才华、担心其借楚国的权利而重返齐国,杜赫为邹忌献计解决这个担心...

  • 战国策38-田忌亡齐而楚

    田忌亡齐而之楚,邹忌恐田忌欲以楚权复于齐。 杜赫以二忌说楚王。 封田于江南,田必德王,邹必以齐厚事楚。 楚王从之。...

  • 齐策_田忌亡齐而楚

    田忌亡齐之楚,邹忌代之相齐,恐田忌欲以楚权复于齐,杜赫曰:臣请为君留楚。谓楚王曰:邹忌,所以不善楚者,恐田忌之以楚...

  • 齐策:田忌亡齐而之楚

    田忌到底是被邹忌排挤走了。但是对于邹忌来说,还不能高枕无忧,田忌毕竟是个武将,跑到别国去,也是“高技术人才”待遇,...

  • 有效整合信息的5大步骤

    《田忌赛马》中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由于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输了。 而孙膑帮助田忌,合理...

  • 战国策37-成侯邹忌为齐相

    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悦。 公孙闬献计于邹忌,使田忌伐魏。 胜则邹忌之攻,败则罪田忌,或死于战场。 而田忌三战...

  • 史存|楚汉纪(四)

    £齐田荣弒其君市而自立为王,杀田都、田安。 田荣闻项羽徙齐王市于胶东,而以田都为齐王,大怒发兵攻田都,都亡走楚。荣...

  • 熊孩子读历史(三十四、齐宣王)

    齐宣王,名田辟强,是齐威王的儿子。 齐威王时,田忌因为屡次立功,遭邹忌诬陷谋反,田忌生气攻临淄要杀邹忌,兵败逃...

  • 《历史》与《战国策》札记(二百三三)

    田忌为齐将,系梁太子申,禽庞涓。孙子谓田忌曰:“将军可以为大事乎?”田忌曰:“奈何?”孙子曰:“将军无解兵而入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战国策》田忌亡齐而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wk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