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老师写于2022.4.27
用时:31min 字数:896字
如果你有机会带孩子去公园玩,不妨坐在一旁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每个孩子不只是外表穿衣打扮不一样,面对相同的情况,不同的孩子也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孩子跑跑跳跳,爬上爬下动个不停;我的孩子动作斯文,慢条斯理,或是喜欢安静地坐在一旁看别人玩;还有的孩子不顾大人叮嘱,各种尝试新玩法;还有一些孩子即使父母不断鼓励,仍不敢尝试。孩子这种与生俱来的,对内外或者外在刺激的反应模式,其实就是所谓的“气质”,也可以说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性格特质。
而这种特质,有一部分是遗传,还有些来自于母亲怀孕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只有了解气质的九大向度,我们才会明白孩子的许多反应和别人不同其实是因为他的气质表现,而不是故意和自己做对,这时我们对孩子这些行为的接纳程度可能会相对更高一些。
那今天我们来了解气质的第一个向度—活动量(指的是孩子在睡觉或者醒的时候身体活动量的多少。)
活动量高的孩子喜欢动起来,感觉像个小马达一样永远精力满满停不下来,同时也很爱讲话。
那对于这种宝宝,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不是把他圈在房子里面不让他出去,而是应该顺势而为,做适当地引导,让孩子把能量释放出来,这样反而可以把好动变为优点不是吗?
1.帮助孩子培养对运动的兴趣。(释放精力+健身+培养自信心和成就感。)
2.以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帮忙做家务。(帮忙当跑腿,比赛做家务,在游戏中做家务。)
3.孩子上学后,可以请老师让孩子担任小助手。(收发作业,擦黑板,纪律委员等等职位。)
4.当孩子被限制,不能动弹时,会烦躁不安。(应当尽量运用一些让孩子活动肢体的学习方式。比如:画格子标记数字让孩子跳方格,用积木堆各种字母搬来搬去,一边转呼啦圈一边背书。)通常,好动的孩子在动态的情境下学习状态最好。
5.在成长过程中,让孩子了解到自己是一个精力旺盛的人,让他自己安排作息内容;另外让孩子在行动受限情况下,找出合适的办法来释放能量。
那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究竟是活动量大还是小?请大家参考以下问题来判断。


2022.4.27 Day 2已完成《顺势而为—活动量:你家孩子是好动小猴还是安静小猫》
#第3个21天,欢迎大家持续监督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