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忠实小说集《白鹿原纪事》
读过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今天再读这部《白鹿原纪事》,感觉是很亲切,从语言的风格到人物的个性,从场景的特点再到蕴含的深意,陈忠实的这部小说集都再次给我带来了一次心灵上的震撼。
陈忠实的内心世界始终与白鹿原上的乡党紧密相连。他始终把目光聚焦于白鹿原上最底层、最普通的劳苦大众,用手中的笔去描摹他们的喜怒哀乐,去刻画他们的内心世界,去传达他们的心灵呼声,更去记录这个变化万端的世界里他们为顺应时代而不得不发生改变时的心路历程。陈忠实的文字始终是朴实无华的。在如今这个网络语言盛行、语不夺人眼球死不休的时代面前,陈忠实的小说语言总是显得那么另类,甚至有点生涩,但,正是这近乎笨拙的文字给我们带来了华丽浅薄的网络语言所承载不了的东西:深刻与厚重。
这部小说集是白鹿原上的又一部群像谱,而白鹿原无疑是中国乡村的一个缩影。陈忠实的小说里塑造的一个个人物,都能在中国任何一个乡村找到他们的影子,然而在陈忠实的笔下,他们是如此的生动、真实与鲜活。陈忠实的作品是一笔永久的精神财富,它不仅生动记录和反映了白鹿原人的大情小事,更折射出了我们这个民族从过去走向今天,迈向未来所必需经历的心灵阵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乡村,无异于来了一次天翻地覆的变革,从上而下,从人们的思想观念到行为举止。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面前,保守的、激进的、畏缩不前的等等各色乡党,在作家的笔下悉数上场,他们带着旧时代的思想烙印,却又或被动或主动地接受着商品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他们信仰迷失却又行动执著,他们思想犹豫却又步伐坚定,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农民,这就是那个时代。陈忠实的小说让那个时代得以真实重现,陈忠实的文字让我们重新回到了那个争论不停、矛盾频发却又充满了活力的时代。
如,《鬼秧子乐叔》的主人公诡秘、狡诈却又虚伪,然而这却是他为适应曾经的动荡社会而练就的本领和技能,性格里只有具备了这些要素,在那个时代才不会吃大亏,才会保得住本;王育才为了追求“符合道德的婚姻”,而一度被父母亲朋逼疯,在那个千年不变、人性扭曲的世俗社会里,王育才注定又是一个可悲的牺牲品。王育才的可悲在于,在他之前,人们绝少有这样的想法,也便没有了他所承受的痛苦;在他之后,离婚再也不用枉费如此大的周折,再也无需承受那么多的道德谴责和精神压力。《害羞》中的王老师,是多么渴望在这个社会里,人人“都应该保存一点可爱的害羞心理”,然而事实上是,就连一个正在读书的学生也早已不再害羞,何论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群?小说《桥》则真实反映了商品经济大潮中,传统价值观与商品价值观给上到政府下到群众之间带来的猛烈冲击……
任何时代,都应该有它忠实的记录者与严肃的思考者,陈忠实的这部小说集坦然承担了这个光荣的使命。先生已去,但先生的文字永存,先生塑造的一系列白鹿原人的文学形象,将永远鲜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里。
怀念先生,先生永垂!
《白鹿原纪事》陈忠实著/四川文艺出版社2015年8月第1版/ISBN: 978754114062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