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篇公号文——《不管社会如何变化,我依然相信读书改变命运》。回顾了自己及家人读书改变命运的情状。
写文章有时会前后牵连出许多回忆或往事。说到读书的事,突然,从前的一个邻居就跳到我的脑海里来了。
这个邻居按辈分我应该叫他伯伯。真正的一墙之隔。但我们两家并不来往。主要是陈伯伯家从前是地主,跟村民关系不好,而且性格比较孤僻,不爱跟人打交道。他们家怪事也特别多。大儿子莫名其妙变得傻呆呆的,媳妇也是怪脾气的人,孙女、孙子智力都有问题。村民说,这是他家祖上作恶的报应。
陈伯伯应该也知道村民的议论,家里的境况也让他闹心。他越来越沉默寡言了。
但陈伯伯小时候因为家境好,读过书。是个真正的秀才。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年关写对联的时候,是他最舒展的时候。每到这个时候,他就会把他家的餐桌搬到门口,笔墨纸砚在旁边摆一大堆。对联都是他自己编的。村民这时候顾不了平时的关系,都过来请他写对联。他总是笑嘻嘻地有求必应。
从这我就知道,陈伯伯的内心是有丰盛的一块自留地的。虽然我从未跟他有什么交流。
我考上高中那一年,在县城逛街时碰到了上县城买农具的他。他把我拉到一个转角,拿出一元钱递给我,说:“读书是好的,你能读得去书,一定要好好读下去。”我既惊讶又感激。
惊讶的是陈伯伯会给我钱,还对我说了那些话。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啊。平时陈伯伯都被人戏称为“铁公鸡”。一元钱在那时可以买10个包子,7个鸡蛋了。而且平时我们俩家几乎都不来往。
多年以后才明白,这是一个老派知识分子对读书人的惺惺相惜。读书,一定是陈伯伯内心最明亮的光。
也不能夸张地说,从此以后我更加发奋读书,为着陈伯伯的信任。人受教育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单独的一个人一件事就像心流里的一条小溪,千万条小溪汇成生命之河,推动着你的发展。
今日想起,还是应该叩首答谢陈伯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