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熊自留地
《坛经》读书笔记(九)

《坛经》读书笔记(九)

作者: 青衣青衫 | 来源:发表于2023-10-26 22:54 被阅读0次

题解:这是《坛经》第三篇“疑问第三。信众中有一个人叫韦刺史。他向六祖慧能提问,以及六祖作答的一个场面。

“疑问第三”心得体会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功德?什么是福德?

有件事韦刺史不理解,说梁武帝也信奉佛教,他一生造福很多,他造寺度僧布施设斋,结果达摩祖师却说这不是功德。

韦刺史不明白达摩为什么这么说,我们通常也会认为,梁武帝的这些行为应该算得上是大功德了。六祖却说,梁武帝的这种行为叫福德,不是功德。

正是通过这段对话,我才确切区分开什么是福德,什么是功德。

简单来说,福德是向外求的,而功德是向内求的。福德是肉眼可以看得见的,比如说梁武帝造寺度僧布施设斋的行为。而功德却不是肉眼可见,而是自性体悟的。

那什么是功德呢?

六祖的原话这样说的,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内心天下是公,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然是德。又特别强调说,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怎样理解“见性是功”?指一个人如何见到自性,是一种功夫。见性程度的深浅体现了一个人修行的功力大小。

自性建立万法是功。

一个人明了见性的重要性固然重要,能够运用自性建立万法更加重要,更需大功夫。

不离自性是功,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念念无滞,念念无间。便是不离自性的功力。

这里特别强调了功。老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通过六祖的教诲,我们知道自性是佛,但是如何觅得自性佛?却需要功夫以及功力,六祖在这里就具体解释了这个功是什么,如何用功,以及用功程度的深浅。

六祖最后总结到的是,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功德是从自性中见到的,而不是向外布施供养所能够求来的。

第二个问题关于西方极乐世界。

刺史问六祖,人人都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请问和尚,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

慧能说经文中分明写道“去此不远”,言下之意是,西方就在眼前。为什么这么说?

慧能继续说道: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

在禅宗中,人的根器分两种,有下根器人和上智人,另一种说法有迷人和恶人。

着相的人被称为迷人,他们不知道自性清净自性即佛,于是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悟人的话,他知道自性清净,自性是佛,于是时时自净其心,他知道当他内心干净的时候即佛土净。也即心清净便是抵达西方。

六祖说,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也就是说,如果悟得不生不灭的禅门顿悟之法,见到西方就在刹那,如果不悟无生无灭的禅门顿法,只知一味念佛求生,路途非常遥远,根本无法抵达。

慧能说,我给大家把西方移到刹那间,眼前就能够看见,把西方与刹那之间移到眼前,大家想看到吗?

第三个问题,既然此处便是西方,自性便是西方,发现自性便是西方。那我们却为什么不容易做到,有那么多的迷人呢?

六祖说,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意思是说,我们的肉身是一座城池,眼耳鼻舌是城门,这五根把我们的心困住了,而那里边,还有一个意门进一步把我们的心困住。

心是大地是土地,性是国王,国王居住在大地上,也就是性主宰着心,自性在则王在,自性去则王无。自性在,则身心俱存,自性去,则身心俱坏,所以。我们要向自性中去寻求真理,不要向身体外求得证明。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一切都在自性,而我们所有的功力都是去无限接近自性,发现自性。

如果明白这一点的话呢。在家也能够修行,未必出家修行。

借着疑问第三,我自己廓清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或者说命题叫明心见性。禅宗主要讲的就是如何明心见性。

什么是心?心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无明之心,一种是彻悟之心。

我们需要转换的是从迷误到彻悟。把一颗迷误之心修成彻悟之心,人也就从迷人成为悟人。

所以,心有两种情况的,性却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自性。自性只对应着彻悟之心。

我们需要明了的就是我们的心里边其实是有一个彻悟之后的那颗心,那颗心也叫做自性。

我们所有的功课和努力都是去发现与自性对应的那部分。一旦我们发现这一点,我们便获得彻悟,就成了禅宗所说的自性佛。

而自性又是什么的呢?自性是清净心,不被尘世所迷惑左右的一颗清净而独立的心。这颗清净心便是性。它一直安住在我们身体里,只要我们内观就能发现。

相关文章

  • 16-享受呼吸-《六祖坛经》第九品宣诏品之读后感171003

    16-享受呼吸-《六祖坛经》第九品宣诏品之读后感171003 ——坛经第九品宣诏品讲述了六祖为皇室解读佛心印的含义...

  • 云朵读书笔记(三十)

    云朵读书笔记(三十)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六祖坛经》 六祖大师: 何期...

  • 坛经 护法品第九

    1 神龙元年上元日,则天中宗诏曰,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几之暇,每究一乘。二师推让云,南方有能禅师,密授...

  • 六祖坛经(九)

    护法品第九 神龙元年上元日,则天中宗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几之暇,每究一乘。二师推让云:“南方有能禅师...

  • 《坛经》初鉴 其九

    引: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 南川子曰...

  • 六祖坛经(1)行由品

    人生最大幸福事, 夜半挑灯读坛经。 《六祖法宝坛经》,略称《法宝坛经》、《坛经》,是惠能大师的言行录,由弟子法海集...

  • 六祖法宝坛经 付嘱品第十(九)

    六祖法宝坛经 付嘱品第十(九) (博主注:这是六祖坛经最后一段,描述了六祖去世及去世以后的一些事情。颇具传奇色彩。...

  • 读书笔记 - 中国人必读的七本书 - 坛经

    坛经《六祖坛经》,佛教经典,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禅宗六祖慧能说,其弟子法海集录。是禅宗的主要经...

  • 钱穆推荐的九本书

    钱穆先生推荐的九本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

  • 钱穆:7部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

    论语、孟子、老子、庄子、 六祖坛经: 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坛经》读书笔记(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es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