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三部曲之(三):培养认真的能力
平等思维唐曾磊
认真是一种能力,不是态度 说认真是一种能力,是针对“认真是态度”的说法而言的。一般,我们都认为认真是一种态度,所以,每次学生表现出不认真时,家长或老师对学生的建议总是“下回认真点!”期待着下回考试的时候,学生会提示自己:“我要认真,我要认真……”于是,学生就认真起来了,并因而考出好成绩来。但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奢望,学生不会因为这句话而学习好了,这种话对学生来说根本就没用!
人们往往认为,认真是一种态度,而态度是可以短时间“端正”的。当有人态度不认真的时候,就要求他端正态度,认真一点,于是他就会正襟危坐、两眼一瞪,于是就算是认真了。
到我们中心来学习的同学,一般我总会问他们一些问题:
——期中考试考了多少分?
——60来分。
——你觉得你会做的题目有多少分?
——差不多80~90分吧。
——会做的题目是80~90分,为什么只得了60来分?
——粗心呗。
——那么上一回有没有粗心?
——也有。
——是不是从小就是粗心长大的?
——嘿嘿,好像是吧。
……
不论学生还是成年人,太多的人认识不到粗心的危害。
很多时候因粗心导致了错误,往往轻轻拍一下脑门,笑一下:“又粗心了!”于是就轻描淡写地放过自己。
于是下一次依然会粗心,当然还会原谅自己,“粗心么,又不是真的不懂,下次认真一下就可以了么!”
再下一次仍旧粗心,仍旧原谅自己……如此反复,永无更改之日。
家长或老师们经常会说的一句话是:“粗心了吧,下回认真点!”
我把这句话的真实意思翻译了一下,就是:你是粗心做错的,不用伤心,不要在意,你很聪明,然后,继续错下去吧!
当因粗心犯下致命的错误的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可悲的是,很多人到最后还在嘴硬:“太可惜了!运气不好,又犯了粗心的毛病。如果我态度认真一点就不会 这样了!”
当把认真当作一种能力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认真是一种能力,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而不是象态度只要做出样子来就可以转换。
根据三倍快速学习技术的理念,做错题目的原因之中根本就没有“粗心”这个概念,只有不懂!如果做错了,就虚心承认自己不懂,然后才有可能认真地补习基本知识,让自己彻底改掉所谓的“粗心”的毛病,从而锻炼出认真的能力。
认真是一种能力,需要长期的培养,绝对不是一朝一夕随便端正一下就可以认真起来的!
认真是一种作人的优秀的品质,有了认真的能力,学习会学习好,工作会工作好,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能够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好。
什么是认真的能力?
认真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次性把一个题目做到“学会”的能力。
“学会”就是前面文章中提出的学会的三个标准。
一次性,就是在做好一件事情之前不再做别的事情,直到把这件事情做到最好。
所谓能力就是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运用各种条件取得预期效果的可能性。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培养者以巨大的恒心和毅力,不断练习和修正,逐渐形成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