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情随笔
朋友圈坏了:不如当作一场预演的离别

朋友圈坏了:不如当作一场预演的离别

作者: Vanamo家的Daniel | 来源:发表于2016-08-03 22:33 被阅读0次

几天前,朋友圈突然宕机之后...

“你试试,现在能发朋友圈不?朋友圈好像坏了”

“完了,没朋友圈,什么都看不到”

“把微信卸了重装,试过了也还是不行”

“搞啥子,发了一条朋友圈居然只有一个人点赞”

“发生了什么?半小时才看到5、6条朋友圈”

这就是几天前,朋友圈突然宕机后的世界


想象一下

我们是否会害怕

怕当别人谈论热点话题时

成为“一脸懵逼”的那个人

怕当亲密的朋友发重要的朋友圈时,

没能及时地评论点赞,而后换来那个埋怨的眼神

怕离开了朋友圈的“识人知天下”

失去可靠的信息渠道

成为最无知和迟钝的那个人



1. 于是,我们选择了朋友圈里的嘈杂

随手看看朋友圈,就能体会到什么是嘈杂的世界。

有每天发八条十条晒产品,晒顾客好评,晒买家秀的微商们:

“V牌唇膏反馈:卖一百个不如顾客的一句好评”

“A家的睫毛笔超级受欢迎哦,马上就要断货了”

“挑剔的朋友小N用了都说好,还发了朋友圈,现在好多人来催货呀”

有随时发自拍发状态,春夏秋冬一到十二月无时无刻发自拍发状态的极度敏感玻璃心自恋狂们:

“宝宝不小心把手磨破了”

“用了新的粉底哦,今天这个look怎么样”

“八月你好,但是下雨了,心情不好”

更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各类热心群众们:

上至国家大事,二马语录,王总长姚总短,GDP产能过剩房价高企等时事热点

下至明星八卦、感情琐碎、各季养生、生活常识、街头老奶奶感动百万人等的日常小事

只要是事儿,他们每件都能评论,但说了通常等于啥都没说

但即使你的屏蔽的清单越来越长,也还是躲不过:

一年一次的生日感恩节目

一年两次的朋友圈晒爸妈表孝大会

一月一次的朋友圈带我去旅游定位大赛

一周一次的星巴克带我去装逼活动

一年无数次的晒媳妇晒男友晒娃比赛

...

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我们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Solzhenitsyn于1978年的所作的预言

2.于是,我们习惯了不经大脑的点赞


点赞在多数时候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所以我们的大脑渐渐养成了看到就点赞的习惯

喜欢的Ta发朋友圈,点赞(嗯哼我想撩你)

同事朋友发朋友圈,点赞(顶你哦)

领导上司发朋友圈,点赞(知道了,老板)

不认识的陌生人发朋友圈,点赞(朕已阅)

点赞,

似乎涵盖了千言万语

似乎可以让我们安全地生活在朋友圈

似乎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然而...

“刚发了个《大鱼海棠》的朋友圈,看你秒赞了,你也去看了?”

“没有啊,你说的哪个朋友圈?”

“原来你没看我写的是啥呀...”

盲目的赞让我们逐渐丧失了判断力

也让赞慢慢失去了原有信任的温度

赞,正变得越来越廉价

你也正变成越来越多人的点赞之交

“点赞中不对称的交流使得互动变得虚假,导致意义空缺”

-------(刘一鸥&陈肖静, 2015)

“点赞使人难以在虚拟空间中完整地表达主体间丰富、多元的互动意义”

------(王斌, 2014)

3.于是,我们想知道朋友圈的全部,即使成为在现实中迟钝的人


点开电池用量统计

我们每天要花费多少电量刷朋友圈呢?

每次朋友圈的点击

都是对我们注意力电池的一次挥霍

也是对大脑回路的一次挑战



常有商务精英分享自己对电子邮件的管理方法

很多高效能的人士早已发现

如果做某件工作时收到一封电子邮件

即使只花半分钟的时间来回复

回复完后想回到原来的工作状态往往要花5-1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

相比电子邮件

朋友圈信息则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里面的内容不仅与工作无关

更充斥着大量无效信息和情感刺激

可以说

工作和学习时如果每小时看三五次朋友圈

那么相当于这一小时基本就是一事无成

在新的信息时代

我们经常说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

但大脑科学告诉我们

高效的学习仍需要一整段时间的专注

而看朋友圈的行为却把时间切成了无数碎片

使人被迫在多任务之间切换

从而导致工作和学习效率的低下

4. 那么,我们能不能尝试戒掉朋友圈呢?


为什么不呢?

像以前一样,回归简单安静的生活,留一段时光给自己平静思考

像以前一样,工作时全神贯注不拖延,高效地做好做完每一件事

像以前一样,有一段不被打扰的时间,专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像以前一样,和朋友聚会时把手机收在角落,有说有笑,用心灵去交流

像以前一样,和爱的人约会出游时能够用心地,感受ta的体温和呼吸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0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35.8%的受访者想关闭朋友圈,其中19.7%的受访者正打算关闭朋友圈,13.8%的受访者曾经关闭过朋友圈,2.4%的受访者已经关闭朋友圈。

不用纠结地再去确认自己有没有被屏蔽

不用再去理会他人的无病呻吟

不用再去满足求点赞,求转发的无理要求

对亲密的人,我们也能有认真的解释:

“最近关了朋友圈,所有人的朋友圈都没看到呢”

而其实关掉朋友圈只需要勇敢地向前迈出小小一步

并不意味着失去以前所有的信息

闲暇时,点你关注的人

ta的朋友圈不增不减,还是会在那里

偶尔心情美丽或看到有趣的文章

自己来一发朋友圈

发完事了,不必再纠结于有多少人点赞和评论

做一个独立思考,不在意他人看法的人

我们和朋友圈同居了太久

是时候做个短暂的离别了

呼吸一下现实中的新鲜空气

过最简单的、充满能量的、宁静的生活

不如就让我们一起约定

从明天开始,让朋友圈休息一天



人是可以变聪明的

根据一个古老的传说:

如果每天看的朋友圈少一半,智商看起来会提高50%

如果每天发的朋友圈少一半,情商看起来会提高50%

相关文章

  • 朋友圈坏了:不如当作一场预演的离别

    几天前,朋友圈突然宕机之后... “你试试,现在能发朋友圈不?朋友圈好像坏了” “完了,没朋友圈,什么都看不到” ...

  • 离别预演

    今天大致是阅读日了吧。 “病态,扭曲,而且非常、非常悲伤”。 “我还要大波浪。还有布面草底凉鞋。还有太阳眼镜。还有...

  • 朋友圈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记性不如朋友圈。 从来没有删朋友圈的习惯,从来都是把朋友圈当作是生活的记录,这样...

  • 缘来如刀

    伤离别不如轻离别 轻离别不如不离别 不离别不如不相识 不相识只叹红尘空 ​​​

  • 给我一支舞蹈 预演一场离别

    夜晚的高速公路上,黑色起伏的树影和牵着手蜿蜒远方的巡航灯,就连车厢内也是异常的安静,这是左宁坐上去福建大巴车的第二...

  • 2019年12月10日吴冰华挑战1000天第106天(生活)

    生活是一场旅行,看到怎样的风景,来自于自己的选择。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因为这场旅行中没有人提前预演及排练...

  • 没有预演的通知

    文|过云雨 377/400 没有预演的通知 人算不如天算,忙忙碌碌地一天天,最后得到了“一个桔”(一场空)。 从前...

  • 你到底爱不爱我(十一)离别殇

    这一场本没有离别殇,只有诉衷肠的盛宴,被我生生摧毁,只剩离别殇,没有诉衷肠…… 苏苏十年的朋友圈的更新: ...

  • 朋友圈的女神节预演

    今天看朋友圈大都开始期望着盼望着 女神们开始讨论怎么过个有意义的不一样的 男神们绞尽脑汁想想怎么表现个特别的 也有...

  • #30天专注橙长计划 #时间管理day5

    今天读李笑来老师《把时间当作朋友》p73-111 感知时间、记录开销、制定预算、计划、列表、流程、预演、验收。 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朋友圈坏了:不如当作一场预演的离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fc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