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放学的时候,有个家长缠着我说:老师,我们家宝宝最近太调皮了,一点也不乖。不管大人说什么,他都反着来,你说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他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乖巧听话呢?我花了很长时间告诉她,应该正确的看待孩子的行为,不要一味的用“你不乖”来否定孩子,可似乎那位家长还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不愿意改变。
我不禁想到我小的时候,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要听话,一定要乖。很多时候,我并不觉得我的行为有哪些地方不对,可大人就是觉得我“不乖”。长大以后才知道,原来我的行为和大人预想的不一致,就是“不乖”。
大人们可以有自己强烈的喜爱偏好,并将这种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只知道孩子要乖,却从来不曾问过孩子自己是什么样的想法。
大人觉得孩子乖了可以让自己省心,可是孩子快乐吗?为了得到大人的一句夸奖,一句你真乖,孩子付出了多少,又有谁知道?
所以,我从来不要求自己的孩子要乖。“乖”这个字对于他来说,不是肯定,而是束缚!
01 父母眼中的乖孩子标准
跟我说孩子不乖的这位家长,我对她的宝贝印象很深刻,那是一个非常有主见、喜欢表达、自我意识很强烈的孩子。
在我们的活动当中,经常老师还没把话说完,他就自顾自的进行了补充。这不是不乖,只是想要表达自己想法的欲望太过强烈和急切,只要学会等待,这是很好的特质。
教室新增添的教玩具材料,他总是第一个去探索,然后弄得乱七八糟,怎么收拾都难以恢复原样。虽然他弄乱了教室,可是他也在努力的收拾,只是能力不够,收拾的不好。
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时,他经常给别的小朋友分配任务,你做什么,我做什么,他做什么,很会支配人……我发现很多次,孩子们很愿意接受他的支配,并且这样安排,效率很高。
在我眼中,这一切与不乖的联系都不大。但为什么她会觉得孩子不乖呢?
因为在孩子身上,她没有办法感受到家长的权威,孩子的行为违背了她的意愿。所以,孩子做什么都不被允许,都是不乖的表现。她和孩子的交谈,往往也是以你要乖开头,以不可以结尾。
在她的处处限制中,孩子变得唯唯诺诺,自我意识被压缩到了一个极小的空间,少得可怜。
很多家长和她的想法一样,为了别人夸赞一句“你的孩子真乖”,给孩子提出了很多的限制条件,比如:
要听话。具体表现就是家长说的什么都要听,不能反驳,不能不遵守,哪怕家长说的让孩子很不喜欢。
要遵守规则,具体来说,是要遵守大人当下的想法。凡是大人没邀请做的事情,孩子做了就是不乖,哪怕孩子正在探索世界。
要能干。怎么表现能干呢,大概就是不能比别的孩子差,不管是学业还是生活,比不上其他孩子能干,那就是不乖。
02 为了让孩子乖巧,家长有很多不靠谱的做法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变得乖巧,除了采取一些高压政策,对孩子的行为处处限制以外,有些家长还会用利诱的方式来要求孩子乖。
曾经有个家长告诉我,每次想要孩子听话的时候,他就告诉孩子:只要你乖,我就给你买玩具;只要你认真学习,我就带你出去玩。
先不说用利益吸引的方式要求孩子学乖,会给家庭带来怎样的经济负担,便是对于孩子的成长,这种方式也非常不靠谱。
利益吸引会让孩子养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将乖巧和金钱划上等号。当所做的事情有利可图时,做;没有利益继续吸引时,爱谁谁做。利益吸引还会误导孩子的人生观,因为我做这件事情是为了家长,而不是为了自己。
一旦家长不再继续用利益吸引的方式,孩子便会抗拒做事,甚至埋怨家长,影响亲子关系。
03 父母正确引导,孩子变乖巧同时,也不会心生郁闷
父母运用高压政策、强制限制孩子的天性,可以让孩子暂时变乖。明面上,他不敢反抗父母的行为,只有被迫接受,但心中会有所抗拒,和父母亲近不起来。而用物质条件来诱惑孩子变得乖巧的方式,又不能长久的使用,等到停止那天,后果比孩子不曾乖巧过还要严重。
就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样,这两种方式满足了大人让孩子变得乖巧的愿望,孩子必会受到不小的损害。而满足了孩子不被限制的意愿,父母又会觉得很不甘心。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引导,才能让孩子既乖巧又能勇敢地做自己呢?
1.支持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能够自主的探索
孩子是一张白纸,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并且会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探索这未知的世界。在探索的过程当中,孩子无可避免的会犯下一些错误,遇到一些挫折。有些孩子承受能力弱,在犯错被批评以后,便不敢再主动地去探索。
此时,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鼓励他去探索,鼓励他不怕犯错。孩子知道,家长能够支持自己的想法,那么当家长提出建议时,孩子也更愿意听从。
2.孩子犯错时,了解背后的原因,不一味的指责孩子
如果某一天你下班回到家,看到孩子将锅摆在地上,蔬菜到处都是,锅里还有几片白菜叶子和一些调料。先别急着批评孩子,可能他只是看你工作太累,想给你做一顿美味的晚餐,但能力有限,把事情办砸了。
在日常相处中,孩子犯了错误时,家长要先了解孩子犯错误背后的原因,不能因为孩子犯了错误,就一味的指责孩子、批评孩子,打击孩子探索的热情和决心。
3.引导孩子承担后果,做个有担当的人
孩子做的事情出现的任何后果,家长都应该引导孩子自己去承担。只有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他才能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挫折。
世界上找不出来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人,所以我们应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给他们足够的支持,让他自由成长。而不是一味的限制他们的天性,让他成为我们眼中乖巧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