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时尚大师山本耀司
在自我沟通的过程中,需要对撞,因为没有对撞,就找不到对照的坐标,而没有坐标的自我,是没有根的。
四个象限法可以在自我沟通的过程中完成这种对撞式的自我寻找和自我定位!
四象限法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四分的视角,从而将世间万物按照一定的逻辑包罗其中。
横、竖两条轴一确定,四个象限就分了出来。
要在一个抽象的环境中定位自己是很难的,但是有了这个坐标系,我们就能清晰地明确自己所在的位置。
举个简单的例子:
以聪明为竖轴,以努力为横轴,由此得到了四个象限。
第一象限:既聪明又努力的人;
第二象限:很聪明但是不努力的人;
第三象限:既不聪明也不努力的人;
第四象限:努力但是不聪明的人。
你属于哪个象限呢?
自己落在这四个象限中的哪一个位置是最糟糕的?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第三象限,毕竟谁也不想成为既不聪明又不努力的底层。
但是仔细想一想,如果这个人不聪明,那说明方向或者方法就是错的,如果他还努力,岂不是做得越多,错得越多,给这个社会的麻烦也就越多。
所以在我看来,第四象限应该是最糟糕的结果了。
第一象限:既有能力态度又好的人;第二象限:能力很好但是态度很差的人;第三象限:态度和能力都差的人;第四象限:态度很好但是能力很差的人。
你属于哪个象限呢?
一、四个象限的存在让我们知道对比的力量。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对比,也就没有自我定位。
要从社会现实的基础出发去理解自己所在的位置,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去理解自己的所在。
要理解的是人的共性和某个人的个性。有了这种心态,我们就会在对比中不断确认自己的进步速度或退步速度,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
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思路,我们才不会被现实存在却暂时无法改变的状况扰乱心智。
任何一个社会环境,都有头部,都有可以拍桌子、拿主意的人。
你的风光,一路上都在被别人决定,可能你已经尽力了,态度够好了,但有时候你还是会被排到最后面,因为总会有人比你更努力,比你更优秀,这就是社会现实。
四个象限会让你懂进退,不灰心。
二、这个坐标系解释了一个我们很容易忽略的事实:环境中的每个人都是动态的,一个人可能在这里是第一象限,但有可能到了更高的平台,就会立马掉到第三象限中去。也可能此时处于第三象限,经过努力和时间的加持,未来大跨步进入第一象限。同样,自己如果现在在第三象限,也会更清楚方向在哪儿。
在服从正态分布的条件下,这四个象限中不会有某一象限为空的情况。
在自我定位的时候懂得人群中的必然,从而时刻谨记自己的位置随时会被人取代。象限的坐标是随时在移动的,我们不能讲自己会固定在某个地方,因为这个地方并不安全。
最后,四象限法是一种方法,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画出很多种多元的坐标系,它可以提供多维度的视角让我们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在一次次对比和自我定位当中,我们能懂得很多原来觉得是一团乱麻的东西。能力和态度、重要和紧急、快慢和好坏、及时和长远,不同的横轴和竖轴将带来不同的思考维度和方式。
说到这里,通过一系列对比和分析,除了让自己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更正确的方法之外,我们还会学到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接受自己。四象限让我们看到尽头,看到极限,看到分类,看到形形色色的跃迁和下沉。只要我们不是在为自己的懈怠找理由,在真的尽力之后,或者在尽力的路途中,我们就会接受自己。
四个象限是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对撞,对撞是为了让我们意识到也定位到自己。但这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经过对撞,我们可以坦然地拥抱自己,在我们找到自己之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