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

作者: b9143bbe641c | 来源:发表于2019-02-26 20:55 被阅读6次

大三了,想多多扩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在书籍销售排行榜上看到的,然后买下来了,平时没事的时候看了一下,这两天抓紧时间看了一下,把这本书看完了,算是写个读后感。
大致来说吧, 这本书联系生活实际的话你会发现特别有用,很多社会上的事情都能在这里面找到原因。
说个简单的吧,也是最重要的,墨菲定律:1、任何事情都不会像他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2、所有任务的完成周期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要长
3、任何事情如果有出错的可能,那么就会有极大的概率出错
4、如果你预感可能出错,那么它就必然会出错

看到这个定律的时候联想以前做项目的时候老是出现的BUG,都是因为自己没考虑到出错的方面,所以在写代码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改BUG,以前想着一个项目就前端和后端,那么简单。应该14天就能写出来,当真正做课程设计的时候发现时间是真的不够,主要由几个原因吧:1、对自己的技术能力期望过高。2、整体时间把握没规划好,计划时间绝对要比总时间短,不然要熬夜赶项目。3、对自己要有明确的认识,做好相应计划,不然可能会在你没有注意的某个细节出错(比如说实验室项目的时候,本来照计划来项目答辩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答辩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自己会特别紧张,而且会认为有三层验证的登录注册都是小功能点,不值得说,导致自己答辩的时候20多个功能点只说了4,5个!!!)

往下走是门面效应: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给对手下套
这个效应是我本人感觉生活中挺有用的一个效应(本人亲自试验成功过,就是说你请别人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你想着这个事他可能不会去做,这个时候你可以提一个比较高要求,让他拒绝,然后你再提这个要求,这个时候他答应的概率会提高很多。
11.44了,太晚了,明天再来写。这本书真的挺有用的,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

青蛙效应:无视危机才是真正的危机
怎么说呢,这个效应在现实中随处可见,大学生普遍沉迷于游戏,根本不担心就业问题,也不担心自己专业学的如何,整天呆在寝室,就我自身来说吧,大二一年,我拿出了一部分时间谈恋爱,学习上根本没怎么用心,生活过得很舒适,到了大三才发现自己很多东西都不会,英语四级没过,Java也没学好,身体素质也下降了很多,课外书也没看啥,知识也没扩展。大二一年没有什么危机意识,大三了才有这种危机意识,所以,大三了,自己也开始学会抓紧时间,感觉嘛,自己大三要学会的最重要的几点:
1、学会管理时间;
2、学会规划人生;
3、我涉猎其他领域的书籍;
4、学会识人;
5、时时要有危机意识;
6、找到适合自己的自学方法;
7、掌握专业发展的动态

习得性无助:没有绝望的环境,只有绝望的心态。

霍桑效应:适度发泄,才能轻装上阵。

首因效应: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成功的一半。

近因效应:留下最好的“最后印象”。

晕轮效应:别被“光环”迷了慧眼。
简单说一下晕轮效应吧,在生活中我们买车的时候,特别是名车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名车旁边都会有一名模特在车的旁边,这个时候,我们普遍会把模特的美投射到了车上,她的晕轮已经覆盖了车,所以人们会认为模特旁边的车也特别顺眼。

自重感效应:让人觉得自己很重要,这很重要。
简单来说就是和别人相处的时候让别人感觉自己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渴望别人尊重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当我们认同了这一渴望,便能获得别人的喜爱和认同。

多看效应:提高曝光度,提高好感度
简单来说,想要提高他人对自己的好感度,首先要留心提高他人对自己的熟悉度,一个自我封闭的人,或一个面对他人就逃避和退缩的人,即使人再好,被人喜欢的概率也不会高。所以,你会发现,在和别人竞争某个事物的时候的时候,人们普遍会投票给那个经常出现在人们视野的人,你这样想,如果你对一个人不了解,你会投他吗?你肯定会投你最了解的那个人。

超限反应:越说服,越反感
这个本人深有体会,这个超限反应很容易理解,就是你越想说服或者经常说服某个人的时候,就越会引起那个人的反感。没有一个人是愿意被别人说服的,所以当你试图说服一个人的时候要控制进度,不然很容易引起他人反感。

消费者剩余:买得值不值,自己说了算
从生活实际上面来说,你买一个东西,你在买之前肯定有一个期望价格,这个价格叫做最高心理价格,当你买这个东西的时候,如果这个东西的价格高于你的期望价格,那么你买下来,你就会觉得心痛,但是如果低于你的期望价格,那么你就会感觉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这个消费者剩余在生活中很容易看见。比如说我前面和女朋友买笔记本电脑的时候,每家店的店家都会问你想要一个什么价位的电脑,然后他再根据你的价位选几款低于这个价位的电脑让你选。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要做好一件事的最好方法,就是立刻开始做
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没有完成这个事情,那么我们会一直记得这件事,但是如果完成了,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忘记这件事。相反 ,如果我们一直拖着某件事不做,想着等某个特定时间点再开始,那么这件事就可能永远也开始不了。正如马云说过:“我见过太过人,晚上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老路”。万事开头难也是这个道理。总结一句话就是如果你打算做一件事情,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刻开始做它。

布利斯定理:计划越充分,失败概率越小
做好一件事的先决条件是事先做好规划,这样可以提高你做这件事的容错率,使得你能更好的照着规划去完成这件事

工作成瘾综合征:“工作狂”是一种心理疾病
“工作狂”是对工作的一种过度依赖,表现为通过一般限度的工作来获得心理满足。当这种依赖失控,便成了工作成瘾,对人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如何在“进取心”和“工作狂”之间找到平衡点?
1、享受忙里偷闲的乐趣。要学会“偷懒”,懂得张弛有度是一种生命的智慧。
2、改掉工作时的口头禅。
3、调节自己认知。不要将工作视为人生价值的唯一表现。

相关文章

  • 墨菲定律-感悟甚多,出于程序员用xmind做的

    墨菲定律 目录[隐藏]?1 墨菲定律?2 墨菲定律的起源?3 墨菲定律的案例?4 墨菲定律的启示?5 墨菲定律的演...

  • 学习笔记: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得原理被称作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也称作墨菲法则、墨菲定...

  • 墨菲定律是什么意思

    心理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的定义 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是由爱德华·墨菲提出的。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说的:如果有...

  • 为什么越穷越见鬼,越霉越倒霉?

    大家好,这周为大家解读的是《墨菲定律》。什么是墨菲定律呢?墨菲定律"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

  • 1171/20200728

    生活中的墨菲定律交给我的 墨菲定律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亦称墨菲法则、墨菲定理。...

  •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墨菲定律》中共介绍了墨菲定律、蘑菇定律、马太效应、二八法则、破窗效应、彼得原理、帕金森定律、吸引力...

  •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墨菲定律》中共介绍了墨菲定律、蘑菇定律、马太效应、二八法则、破窗效应、彼得原理、帕金森定律、吸引力...

  •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墨菲定律》中共介绍了墨菲定律、蘑菇定律、马太效应、二八法则、破窗效应、彼得原理、帕金森定律、吸引力...

  •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墨菲定律》中共介绍了墨菲定律、蘑菇定律、马太效应、二八法则、破窗效应、彼得原理、帕金森定律、吸引力...

  •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墨菲定律》中共介绍了墨菲定律、蘑菇定律、马太效应、二八法则、破窗效应、彼得原理、帕金森定律、吸引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墨菲定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gz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