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山月不知心里事

山月不知心里事

作者: 保持常态 | 来源:发表于2018-03-22 22:01 被阅读0次

        人类文明的进程是那么奇妙,再苦,也要苦中作乐;过乐,则会乐极生悲。

                                            ——题记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这首《梦江南》在温庭筠笔下写尽了思妇之恨,而我那曾经的“山月不知心里事”,说的则是童年的失落和现实的无奈。

        但是,我消失的童年,失落的不仅仅只是我的个体,而是个体赖以成长的那个环境氛围。

        依稀记得,儿时的山村夜晚,只要有月亮,不管盈亏,都是莫大的期许。

        那时的山村没有电灯,最怕的就是到了夜晚,整个山村仿佛是一口黑咕隆咚的深井。

        处在深井之夜,最盼的就是月亮。有了月亮,觉得这个天下就是我们的,因为统领这个天下的,就有我们唱不完的童谣和做不完游戏,那是苦中作乐!

        小时候的我们,月色当空,不管它是一脸孤芳自赏,还是一副清高自许,这似乎都与我们无关,我们也不懂得“今人不见古时月,古月依旧照今人”的况味,我们只知道要是今晚有了月亮,它就属于我了。于是,月是天上月,人是地上人,月亮走我也走,趁着月光,嬉闹追跑,没完没了。

        不论月有阴晴圆缺,明月高悬也好,弯月低垂也罢,反正都一样,当月亮刚刚从山顶吃力地爬了上来,我们就早早地等待在村边那块晒谷场上了,一旦人到的差不多了,于是就开始捉迷藏、抓小鸡、卷地簾……

        每个游戏的开始似乎都有一段顺口的说白,但随着时光流逝,那说辞还有连同那游戏,差不多早已忘却了。我只知道玩累了,在满头大汗,“呼哧呼哧”地歇息时,如遇上月缺时分,自然便唱起了那首《拜月歌》的童谣:

        月月娘,角儿长。

        卖田卖地讨麻娘(后娘)。

        麻娘毒,猪娘(母猪)肉。

        肉没味,好种梨。

        梨没wun(核),种大蕾(板栗)。

        大蕾三层壳,又好吃又难剥。

        难剥难剥,快点种菱角,

        菱角两头尖,

        敲锣打鼓上兰溪,

        兰溪角头撮着(捡到)间(啥)东西?

        撮着一个破铜钿。

        破铜钿,蛤么(怎么)用?

        买斤糖菩荠(荸荠),

        请儿请囡请女婿;

        买斤糖,

        请姑娘;

        买斤枣,

        请嫂嫂;

        买斤糖镬革(锅巴),

        请请老伯伯。

        而在月圆时分,当然也不会忘记唱着另一首《拜月歌》的童谣:

        圆月亮,滚轮圆,

        卖田卖地讨麻娘。

        麻娘毒,切猪肉,

        亲娘切肉老大(很大)块,

        麻娘切肉风吹块。

        ……

        可惜,这首童谣已记不全了,只记得我家极其贫困,我居然不知道月饼是什么稀罕物,就听说它也像圆圆的月亮。那我家哪来的月饼呢,原来是用番薯做的。所以,那月饼,是父亲种出来后,母亲亲手做出来的。母亲先把番薯削了皮,再切成月饼大小模样,然后放在锅里烧烤,煎出两面通红,极像一只只月饼。待到中秋夜晚,搬个桌子或板凳到门前庭院,摆好月饼,烧上一炷香,我们兄弟姐妹便围聚一块,唱起了这首中秋拜月的思亲童谣。

        儿时中秋拜月,这歌唱了一轮又一轮,以等待香烬之后,方可享用。但那时的我们只知道随口传唱,却体味不出简朴的童谣,其实通过生活前后的对比,表达的则是对月怀人的思念。亲娘毕竟亲娘,切肉是厚厚的一大块;后娘则不同,薄薄的一片,似乎风都可以吹破。但等到我们懂了,父亲则去世,而当我们已经长大了,却已经没有人在传唱这首童谣了。不过,此后年年,每到中秋圆月,便想起儿时的这首童谣,以此化作对父亲的思念。

        虽然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山月不知心里事,自从口口相传的游戏不做了,童谣不唱了,我的童年消失了,传统的文化也因此而失落了,从此在我内心深处就再也无法弥补了。

      而今呢,到了现实中的我,现在已是老大不小了,只能把思念的情怀,借着思绪,想把自己的心事托付给山月,就算是对苦难中父亲的另一种回忆——

        儿时的中秋,长在地里的番薯还远没到收获的季节,小个的番薯自然切不出月饼大小的模样。但父亲却自有办法,当梅雨季节,地里一畦又一畦的番薯插活后,父亲会选择其中向阳的那一畦。于是勤浇水,勤施肥,薄施肥,加速其成长。但速成的番薯则要有“度”的把握,因为长得疯快,往往便是徒长藤叶,而番薯呢,即便长大也多是开裂的,而开裂的番薯就切不出月饼了。所以,小时候的我,就知道父亲多是在番薯上施草木灰的肥。这样种出来的番薯皮质光滑,味道香甜。其实,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是植物燃烧后的灰烬。所以,父亲的那一畦草木灰番薯,往往都能赶在中秋的时候挖回家,好让母亲给我们做番薯月饼。记忆中,父亲的草木灰就是这样养活着我们长大。

        因为提起了番薯,我就不得不扯远了。我至今还想不明白的是,当年我父亲也曾吃了那么多番薯,还有五谷杂粮加野菜,而根据网上传播的,这些都极具防癌抗癌的功效与作用,照理我父亲也不当死于癌症呀。所以,每念及此,这些年到了中秋,举头望明月,低头看网络,我就奇怪,人们的生活富裕了,但各种疾病却由此而滋生了,于是乐极生悲,原因多在于吃出的问题。而这让我到底怎么去相信呢?……

        所以,曾几何时,当我把番薯这些杂粮还加野菜,幻想成治疗癌症的灵丹妙药后,于是又忽地想起了李商隐的那首《嫦娥》诗: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我知道,李商隐说的是月中之仙的嫦娥,她孤居广寒宫,寂寞无伴,悔不当初偷灵药;

        但我们是怕失去了父亲,恨不当初为什么这些都不是灵丹妙药?而现在,父亲早已离我们而去了。所以,每到中秋,抬望眼,把酒问青天,古月今人之感则油然而生:为什么我父亲求生不得,而嫦娥却又求死不能?那是因为,不同的现实,一样的无奈。所以,山月不知心里事,却不道此事古难全!

        所以,这些年来,站在老家的庭院里看山月,我常想:当我们在文明进程的路上快步行走的时候,猛回头,却发现多少传统的东西与我们渐行渐远以致消失。当我们重新想拾回,多少人为了健康,却无奈地再去寻找当年过苦日子的味道。

相关文章

  • 2020-10-03

    ——山月不知心里事。 ——山月不知,我知。

  • 山月不知心里事

    那个翩翩而来的少年,如果有一天,我终于可以抬起头看着你,眼中不再躲躲闪闪,避开你的目光。再也不会因为羞涩而唤不出你...

  • 山月不知心里事

    人类文明的进程是那么奇妙,再苦,也要苦中作乐;过乐,则会乐极生悲。 ...

  • 山月不知心里事

    当我对昨日的事情开始变得模糊不清 是累了,还是老了 深秋的山月,透透澈澈 它不知心里的事,然后落满整夜的雨 一叶叶...

  • 山月不知心里事

    一、 苏杭杭对林启说:“林启你好,我叫苏杭杭,就是上有苏杭,下有天堂的那个苏杭,再加一个杭。” 林启愣了一下,感觉...

  • 山月不知心里事

    心海间莫名生出许多海藻,纷纷杂杂,理不断,凭添烦。 最难过是年少时,既学不得古人吟诗作对,借酒消愁,又无抱负满腔,...

  • 山月不知心里事

    时至今日,这般光景,也不能全怪她吧? 虽然的确是她,装疯卖傻,尽显破皮本色,害的饶是秦家再怎么家大业大,招待求亲说...

  • 山月不知心里事

    山月不知心里事 文/桃子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题记 诗词,像那座烟水迷离的金陵旧城,并生着美丽与哀愁。我...

  • 山月不知心里事

    一、 江小苏是在睡梦中哭着醒来的。 她梦到了她的小哥凌晨和凌晨那个据称是“从诗经里走出来的姑娘”的女友叶蓁,他们正...

  • 山月不知心里事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音无赖似穷愁。淡烟流水画屏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月不知心里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hc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