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一睁开眼,“叱叱叱”的就听见厨房传来的炒菜的声音,还有碗筷放在桌子上的啪嗒声。心中似乎有一句话轻轻划过,老人家真是不容易。
婆婆今年应该六十五岁了吧,离开曾经相依相伴的老伴,在人生地不熟的城市带着孙女,伺候着一家老小的吃穿住行。老人的付出在年轻人眼中似乎总是理所当然。似乎她生来就是为了做这些。但其实,谁又是天生热爱家务呢?日复一日的琐碎,再怎么心甘情愿想必也会有厌烦的一日。但老人家没有,一年365天,早餐没有一日间断过。只能说为了孩子,真是拼尽了所有。
我理解老人家所有的付出,却仍无法免俗地落入抱怨之中。不要总是给孩子看手机,不要总是给孩子喂饭,不要在孩子面前随便粗言不语,不要让孩子一个人下楼玩耍,不要放学给孩子随便买吃的……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足以写出一篇万字长文。
尽管很多时候万字长文都吃尽了肚子,但正如网络上说的,想刀一个人的眼神是藏不住的。时间久了往往彼此越安静,家中的空气就越是剑拔弩张。要是不巧刚好有个导火线,想必要彼此如十级台风过境一般横扫家中的每一个角落也仅仅是一瞬间的事情。
很多时候恨不得让老人家赶紧回老家以换得几分平静。但其实真到了那个时候,又发现在生活上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老人家。少了一个老人在家七上八下地打理,不说卫生如何,便是下班回家的那晚热饭就不可能有,孩子放学神告甚至都无人接送,又哪有充裕的心思好好工作上班呢。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咬着牙说出来这句话也仍似乎是大道永存,生生不息。
只不过从老人家的角度来说,养儿防老这件事却越来越成为不可能。父母们活到老就干到老倒更是现实的常态。孩子们可能也不是不孝顺,而是他们也正在忙碌的工作路上一去不复返。停不下的双手,忙碌完的工作,或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才能勉强让一家人过上温饱的日子。是不努力吗?大多数人应该是努力的。但现实就是比想象的还不公平,普适的二八法则早已注定处于金字塔底层的就是百分之八十的普通人。所有的人们渴望的豁达,通透,不惑等各种品质,想必是为了给我们平凡、无法任性的生活提供更多个合理化的解释,说服自己,当然也偶尔说给别人听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