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后感读书
读后感-《经度》,作者:达娃·索贝尔

读后感-《经度》,作者:达娃·索贝尔

作者: 6a717ad0ba8c | 来源:发表于2018-09-08 08:01 被阅读35次

本书介绍是发生在十八世纪的英国,英国国会悬赏两万英镑解决测量经度的问题,许多大科学家都参与了精准定位经度的方法,最后一名叫哈里森的工匠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制造出了适用于远洋的航海钟,成功解决了经度定位问题。

无论是地球仪还是地图导航,我们都能用经度和纬度知道地球上任何一个位置的坐标,经度是南北方向的线,纬度是东西方向的线。在工业革命之前,我们怎么在茫茫大海里确定经纬度呢?先回答2个问题,为啥经纬度很重要?当时的世界已经处于大航海时代的后半页,但是在大西洋,太平洋上的航行还是依靠着船长的经验。几百年来,由于定位坐标错误造成的海难不计其数,损失金额更是高的吓人。为啥经纬度测量很难?纬度很简单,只要看太阳位置就可以了,经度的问题也有个很好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对比时间,地球一共24个时区,每一小时就等于太阳偏了15度,我们只要能精确的知道当前时间,再对比下之前的已知时间,时间上的差就能换算出经度差,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一个精准的钟。

当时欧洲都是摆钟,最准的钟如果有几分钟的误差,那么一次航海20天,就是一个多小时了,再加上船上对摆钟的影响巨大,根本没办法用来获取精确的时间。所以当时包括牛顿,哈雷都不看好用钟表来解决问题。

这时候,产生了另一种叫“月距法”的测量方法,根据一个德国天文学家的发现,月亮在天空中每小时走的距离,等于自己的直径,速度相当稳定,只要记录2个地方月亮的位移,就能知道2个地方的时间差,从而知道经度。不过要准确的知道月亮的位置,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因为地球,月亮,太阳必须要有18年的数据才能算清月亮的轨迹。不过虽然“月距法”很麻烦,但还是被主流协会人员决定拿来使用。

这里,我们的主角哈里森登场,他是个经验丰富的木匠,从小钻研钟表,还对机械有兴趣。一般来说,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很难有创新,但哈里森不是,他摆脱了摆钟的束缚,改用了弹簧摆轮,这是他成功的第一步。他又有丰富的经验积累,之前他已经用很多材料做出过摆钟,并熟知他们的特性,解决了最麻烦的热胀冷缩带来钟摆不稳定的问题。接着,他改变了人们认为越重越大越稳定的偏见,慢慢的时钟表小到只有现在一部iphone的尺寸。当然,哈里森也非孤军奋战,在天文学家哈雷的引荐下,他认识了皇家学会的格雷厄姆,他们俩一起研制,这个格雷厄姆也是之后给哈里斯与皇家协会打通障碍的关键人物。

在第一代哈里森航海中问世后,哈里森还是锲而不舍,在第二代中解决了海航中向心力给钟表带来的偏差。第三代又解决了体积太大的问题,第四代开始解决尺寸大小,第五代解决成本,前后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他在40岁造出了第一代,到了第四代有了一半的奖金,到了80岁才获得了全额奖金,这也是对他长期不懈努力的肯定。

书中还提到了,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对于一个航海大国对经纬度的依赖,所以专门设立了高额奖金并有配套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也是哈里森愿意穷极一生去奋斗的动力。当然,由于设定了奖金,就必须让哈里森公开自己的设计方案,这也是因为巨大的市场需求不允许价格高昂的航海中,之后设计图纸也确实公开了,很多企业也纷纷仿照出了精确的钟表,成本也大幅度的下降。这是不是很类似与我们今天的安卓系统,同样的开源让全世界的厂商去定制各种各样的手机品牌,那么安卓的价格自然不如苹果手机的。

这本书告诉我们,一项创新技术的诞生到广泛被接受,需要有长时间的考验和相关人员的付出,当人类的发展需要一种颠覆性的产品才能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鼓励科学家和工匠们去创新,然后由权威机构收购这项方案并让这个方案进入共有领域,大幅度降低共有领域的产品成本。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创新,让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

相关文章

  • 读后感-《经度》,作者:达娃·索贝尔

    本书介绍是发生在十八世纪的英国,英国国会悬赏两万英镑解决测量经度的问题,许多大科学家都参与了精准定位经度的方法,最...

  • #每天一本书# 经度

    今天是渝悦读书会开心陪伴你每天一本书的第514天。 今日共读:《经度》 【关于作者】 达娃·索贝尔,一位出色的科普...

  • 《经度》,挑战权威的代价

    或许你从来没有考虑过,为什么经典的海盗形象总是独眼龙! 如果你开始好奇,你该读一读《经度》! 因为达娃.索贝尔把原...

  • 23、击溃牛顿的钟表匠(罗辑思维 第二十三期)

    关键词:创新 推荐书籍: 《经度》(美)戴瓦·索贝尔 著 《经度之战》(文章)土摩托著 《地图的发现》杨浪著 大航...

  • 《玫瑰人生》:花瓣与刺儿

    导演:奥利维埃·达昂 编剧:伊莎贝尔·索伯曼/奥利维埃·达昂 主演:玛丽昂·歌迪亚/西尔维·泰斯蒂/帕斯卡尔·格雷...

  • 艺术作品欣赏

    1874年,贝尔特·莫里索(Berthe Morisot)是唯一一位参加在纳达工作室(Nadar’s studio...

  • 让书融入自己的生命——《为生命而阅读》读后感

    《为生命而阅读》这本书的作者威尔•施瓦贝尔在书中分享了数十本对他的生命产生影响的书,可以说是一种深达内心的读后感。...

  • 人生苦苦哒+86号小婕+w4

    最近的心境,比较适合读这本书——《苦才是人生》。作者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大师索达吉堪布所著。索达吉堪布是藏地伟大的佛学...

  • 第69本《提问的艺术》-听书笔记

    书名:《提问的艺术》 作者:安德鲁.索贝尔 进度:69 内容分享: 自己的眼界、思想、动力,被困住了,变得狭隘了,...

  • 《皮囊》读后感

    《皮囊》读后感 • 简介:《皮囊》 作者:蔡崇达 • 《皮囊》读后感576字 • 这本书是我初高中的时候就看到过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后感-《经度》,作者:达娃·索贝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kk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