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世,活得不是名利,而是心情。
一个人的财富再多,却一点也不快乐,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思呢?
不要舍本逐末,为了一些小事坏掉心情。
别让你的快乐贬值,每天开开心心得,比什么都重要。
01
知足常乐
著名作家刘墉对人类的贪婪本性看到了极致:“旅客车厢内拥挤不堪,无立之地的人想:我是有一块立足的地方就好了;
有立足之地的人想:我要是能有一个边座就好了……直到有了卧铺的人还会想:这卧铺要是一个单独包厢就好了。”
世间上的人们,大多如乘客一样。
所以,人类总是很难快乐,因为有那么多没有满足的欲望。但是,这种不断攀升的欲望,促使努力去工作,去赚钱,于是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钱越来越多,可是我们并没有越来越快乐。
为了钱,我们东西南北团团转;为了权,我们上下左右转团团;为了欲,我们上下奔跑;为了名,我们日夜烦恼。
佛法的中心是中道,对欲望也是如此。佛陀通过六年苦行,体会到禁欲对修道、悟道并没有任何意义。
佛经中常以吵中榨油作为比喻,说明没有任何真实的利益与结果。当然,佛法反对纵欲。所以,佛法提供“知足常乐”。
近代的弘一律师,淡泊物质,随缘生活。一条毛巾用了十八年,破破烂烂的;一件衣服穿了几载,缝补再缝补,有人劝他说:“法师,该换新的了。”他却说:“还可以穿用,还可以穿用。”
出外行脚,住在小旅馆里,又脏乱、又窄小,臭虫又多,有人建议说:“换一间吧!臭虫那么多。”他如如不动地说:“没有关系,只有几只而已。”
平常吃饭佐菜的只有一碟萝卜干,他还吃得很高兴,有人不忍心地说:“法师!太咸了吧!”弘一大师恬淡知足地说:“咸有咸的味道。”
02
学会放下
时间是条单行线,永远无法重来。已经发生的事情,除了接受没有别的办法。
《后汉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孟敏带着瓦罐去集市上卖,不小心摔碎了一个。
他却头也不回的往前走,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回头看一下。
他说:已经碎了,看有什么用。
有一位高僧,他酷爱陶壶,只要听说哪里有好壶,不管路途多远他一定会亲自前往鉴赏,如果中意,花再多钱他也舍得。在他所收集的茶壶中,最中意一只龙头壶。
一日,一个久未见面的好友前来拜访,他拿出这只龙头壶泡茶招待他。朋友对这只茶壶赞不绝口,观赏把玩时一不小心将它掉落到地上,茶壶应声破裂。
高僧蹲下身子,默默收拾这些碎片,然后拿出另一只茶壶继续泡茶、说笑,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
事后,有人问他:“这是你最钟爱的一只壶,被打破了,难道你不难过,不觉得惋惜吗?”
高僧说:“事实已经造成,对碎壶留恋又有何益?不如重新去寻找,也许能找到更好的呢!”
很多时候,我们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耿耿于怀,其实就是抱着无益的烦恼不放。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才是水平,不要让以后的日子为过去的错误买单,不要让过去阴影笼罩未来的生活。
03
看淡一切
《易经》中有一句话叫“动则得咎”,意思是说只要你选择做事情,就会有得失。
人这一生,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想要有所得,必然会有所失。
人生,其实就是一边得到,一边失去的过程。
古时候,有一个贪财的人,背着一大袋金子乘船。
却不料途中发生了意外,当船驶到河中央的时间,突然就翻起了大风浪。
眼看着船快要被风浪打翻,船夫赶紧劝那个人扔掉他那袋沉重的金子保命。
但是他却一意孤行,不听船夫的劝告,紧紧抱着那袋金子不放手。
最后,他连同那袋金子一起沉入了河里。
有时候,我们太过于执着一样东西,往往更容易因小失大。
就像亦舒说的:“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未曾真正地属于过你,也不必惋惜。”
世间万物,有得必有失。过度在意得失,想要的越多,反而失去的越多。
如若事事过于在意得失,便会因得不到的东西而挣扎痛苦。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幸福永远不取决于你拥有多少,而取决于你看淡多少。
正如电影《卧虎藏龙》中说的:“当你握紧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人生一世,活一个心情,图一个快乐。
生气的时候想想,自己到底为了什么,这气到底生的值不值。
把心态放平,人生才能少很多烦恼。
放宽自己的心,人生才会变得开朗快乐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