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一个诗人非常出名,他就是李商隐,这个人作的诗别树一帜,让人有些觉得他不按常理出牌。这是我在百度上看到我们简书有一个才华横溢的诗评家说的话,我再读李商隐的诗,我就百思不得其解了。
她(既然是她,当然是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有谢道韫咏絮之才的女诗人)说:凡作律诗,切不可韵字入诗,这是因为古时没有句读之分,你冒昧地出现几个韵字在诗中,人家会以为停顿了,古时作的诗又入谱按音律唱之,这样就容易出现尴尬的场面,人家是为你击节赞叹,还是不鼓掌喝彩呢?她说的韵字入诗,是指跟韵脚同韵的字入到诗里是犯大忌的。
她又说孤韵不能入诗。何为孤韵,即在同一首诗里,如果韵脚的字有三个以上是名词,或者是动词,以及形容词,等等,那就是孤韵,这样有孤韵的诗,给人的印象就是诗很单调,不是那么生动形象。
我读李商隐的两首诗《锦瑟》《无题》,觉得跟她说的话简直是南辕北辙。
我们先来看《锦瑟》,其诗曰: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好啊,好在哪里?我由于刚开始学习吟诗填词,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你只有自己去熟读深思。不过,这首诗中的弦和年,应该是同韵,但有一根弦还是搭错了地方,出现在诗中,就是“一弦一柱思华年”那句。还有“蓝田日暖玉生烟”这句,田跟烟是同韵。
再看他的《无题》,真是犯了孤韵的大忌。其诗曰: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除了看是动词外,像难,残,干,寒都是形容词,这些字叠加起来看,太单调。不知我这样理解行不行,请教于学识渊博的饱学之士,诚望不吝赐教矣。
当然,我不是说她说的就没问题,也没有说李商隐说的话,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君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还是多多地看诗,过去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