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疫情开始看纪录片,逐渐开始看纪实文学,现在越来越多的开始看游记。因为喜欢旅游,喜欢异乡的文化,喜欢体验不同的人文风情,因此梦想去各个不同的国家地区走一走,虽然不是环球之旅的梦想,但是仍然希望探索不同语言,不同的美食,不同的生活方式。疫情爆发让这个探索越来越困难,而且转念一想,穷尽一生,就算专职旅行背包客也很难在所有的国家住上几年深度体会。
阅读成了满足这个心愿的好方法,有不同的人去过不同的地区,把体验详细的写成了书。从美国人写中国的游记《再会,老北京》《东北游记》开始,再读了英国人写四川美食的《鱼翅与花椒》,外国人写长江三峡大坝修建前的涪陵《江城》,今年又读了《我在印度的701天》,体会一位在印度大学的汉语老师的印度生活和印度旅行。最近因为网上纪念刚刚过世的胡续冬又开始看他写的《去他的巴西》。游记看下来仿佛和作者一样去这些地方生活了几年,增长了很多趣闻,很可惜自己以往的旅游没有好好的记录下来,希望有机会在回忆的过程中可以记录游记。
东北游记看完最想看雾凇,去吉林市,逛逛浪漫的哈尔滨。也是2020年春节后的一个计划,雪地靴,厚羽绒服都买好了,😂疫情直接来袭,打断了生活和所有的计划。
印度也一直是我想去的目的地之一,有个网红去到印度,她讲印度还保留着很多传统,但是正在改变,也许有一天跟中国一样变了样子丢掉了传统,所以她赶紧趁现在去了印度。我和朋友一直有计划去旅游一次,可惜疫情来了,很难说未来5年甚至10年还会不会有机会再去。
南美是今年看了首都博物馆的秘鲁展,很震惊,以前的人类文明中心怕是在南半球吧。后来又看了《不花钱去南美》的节目,对南美才有更多的了解,以前跟美国的朋友总聊起去马丘比丘徒步的梦想。于是下一本书很自然地就选择了这本《去他的巴西》,一本已经绝版的书,很幸运笔者是著名的北外教授诗人。他的逝世让文学界各个学者纷纷前来悼念。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的胡续冬,也是作为派往巴西利亚大学的客座教授在巴西利亚生活了近两年时间。大师的笔触去看一个地方,高度和深度都让我更觉得读起来精彩绝伦。
我在豆瓣上开始收录更多的游记书单,有外国人到中国泉州的《光明之城》描写古代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热闹景象,可以帮我看到古代中国,也是一种虽同国却不同景的古国景色。还有早就购买的《寻路中国》外国人看到的2000年左右的中国及中国乡村景色,我年轻的时候生活在这片土地却不曾见过的国家景色。
所以游记带给我的,不仅是空间上的新奇景色,同时也是时空的跨越,就像我去到古代文物博物馆,看到完全陌生而又神秘的古代文物一样,兴奋和所知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就像是旅行的意义。穿越地理的,穿越时空的,交错着民族,语言和历史的景致。读游记是我从热爱纪录片开始的越来越深入的爱好,纪录片我当然没有忘记,游记也要接着读试着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