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好像是水满舟山本岛。其实雨也不大,但两天浸淫下来,各方告急。问度娘,2005年麦莎台风带来的有记录以来舟山最大雨量也没如此,那一定是排水沟和河道出了问题,关键还是人出了问题。本文选于几年前《定海,河流与街道的历史》(第二节),以定海为例提出舟山城市建设对河流的严重破坏,也借此介绍国外治理城市河流的经验。
定海城的路面不当硬化,河流也变成了硬体水道,城市之肺(土壤)无法呼吸,雨水也就难于渗入泥土地,一到下雨,大量的城市垃圾冲入让排水沟拥堵,窄窄河道水流湍急失去吸附功能,定海就会像得了气管炎与水肿病一样,就会病得不轻。
环城北路南则,北门菜市场对面原本是一条清澈的河流,水自龙峰山而下,后被一些建筑占据成了地下沟渠,最近这些建筑拆迁了,本应还它以河流,却将重新闷上盖板,施工后将永世不见天日(图片来自群友)。
河流变成了的河道,成为排水通道
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就是河流孕育的。但在现代,河流经过中国的许多城市后,它被变味了,变得不重要,甚至可以忽略,甚至看不到了。这是因为,城市对土地的需要超过对河流的需要。于是尽可能让河道变窄,剩下的“河流”然后再加以改造,让河岸,甚至河底彻底水泥化,这种水泥化的目的并不是保护河流,而是保护河流两岸的土地不流失,让高大的建筑越靠近河边就是越有效利用土地。而在一些精华地段的河流甚至被认为“占用”土地,于是让河流在人间蒸发,变成了地下水道。
这样的河虽然仍在地下的水泥通道中流动,但人们的眼睛看不到,自然也不会想起,对人们来说等于是消失了,而河流中的生命自然也一并逝去。河流是什么,或者说城市河流的功能是什么?是生态系统,还是排水沟?是城市的障碍物,还是城市健康的标志?
如果我们把河流看作是活的,是会呼吸的,是给土地滋养、城市健康的重要元素,那么,它是给人类带来福音的生态环境;如果我们把它看作是为人类活动的服务工具,也就是说只是排水的水径,那么把河流弄成沟渠或下水道,就在所难免。就如定海原啤酒厂附近的河流被公寓楼所掩埋那样。
几乎所有定海河道不足十米处,新建的公寓或大楼都紧挨河边。河中不时的有钢管紧贴着河面横穿而过,不要说船不能行驶,鱼也没有了;河中与河边两栖小动物都无法找到能栖息的,长着水草的湿地;河道两旁水泥嵌缝的绝壁,青蛙跳不上岸,水渗透不到泥土中,整个城市的土壤几乎被水泥与柏油所封闭,无处透气。
河流是有生命的,河如果没有鱼类,不能行船,不能灌溉,不能游泳,没有埠,没有水草,两岸只有人工的堤防,还算是河吗?这就是定海的城市河道的写照,所谓河道也只是排泄的通道而已。
这些“河”我就称之为假河,或者说是伪河。
改造过后的定海城西河桥,套用昆兄那天唱的一首民歌:一条假河笔笔直直细又长,我要沿着这条细长的假河呀,追寻我的故乡上坟场
“亲水”景观取代河流
一方面硬生生的让河流改道,或者成为下水道或干脆填埋;一方面水岸住宅大受欢迎,成为炙手可热的房产;我们把自然的河流填埋后,开始打造亲水景观。这就是我们这座丑陋的城市发展的必然。
问题是,对那些亲水景观实地观察,我们就会发现,所谓亲水景观仅仅是为视觉,或是吸引经济需要而提供的一种相当人工化的功能,甚至是为了提高房价的一种卖点而已。为了防止亲水景观漏水,改造者把挖掘后的地底与驳岸堵得严严实实,有的甚至还覆盖上一层塑料布。如果不这样的话,一些景观“水塘”或“水湾”都会渗走,就如当年普陀山佛学院的半枯状的人工河那样。
现在,许多开发商的公寓小区内,为提高“品味”着重于塑造亲水景观,就如到处复制的“怡景园”公寓的用水泥铺底驳岸弄出来的所谓“亲水景观”。城市管理者也乐于批准这样的设计,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复育河流生态。定海的城市管理者一面陶醉于人工水景,一面用硬体工程限制河流,硬生生地让它改道,让河流变成了地面大雨时水径的通道,让它成为假河。
定海城市河道唯一的功能就是排泄城市雨水与地面的脏水,让雨水与脏水通过径流排入“河流”,再让“河流”中的水泄入海中。
人们知道,城市的雨水径流是充满污染物的,下雨时雨水冲刷路面就等于是替街道洗澡一样,谁都知道洗澡水不可能是干净的,街道的洗澡水里除了有从汽车外渗透到路面的石油产品之类的,还包括了地面垃圾及其他污染物。
其实雨水径流和家庭污水同等视之。甚至其脏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定海城市的河道就是这样充当“下水道”的功能。于是,河流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排泄的水道。
填埋一条河流,等于取掉城市的一根气管,城市就会呼吸困难,最终窒息而死。因此,要杀死一条河流,轻而易举。但要救一条河流,却不那么简单。
更大的问题在于城市的水难于渗入泥土地,于是一到下雨,就水流湍急。城市就像得了气管炎与水肿病一样。好在定海是海岛之城,水不会像北京那样,会漫没桥洞,但这次舟山本岛也病得不轻,想必以后会病得更重。
两岸石壁挂不住,人落水中难上岸,何况两栖小动物,只有淹死在水中请修复
从人居环境看,土地需要呼吸,河流需要空间,这样才能与人,也与生命和谐。如果考虑到此,我们就不会如此改造城市,更不会改变河流,甚至填埋河流。这些环境如果不加修复,我们会失去与河流共生存的关系,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一朋友曾对我说,假如这些河都留着,水一定是黑臭的,孩子们能下河去吗?现代化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许多便利和富裕。多少人会仍然喜欢住在老房子里,而不愿住公寓高楼?多少人会仍然愿意走小巷爬高耸的古桥,而不愿拥有自己的汽车?时代在前进,我们可以对过去的河流街巷有美好的回忆,但生活不会老样子。
是的,生活不会是老样子,但我们不能老是沉浸在回忆中度日,这样的心态会迅速老去。我们既要享受现代生活设施带来的便利,也要慢生活,让人回归诗意地居住才是生活的方向。
我们在不放弃现代便利生活的同时,其实可以找到很多让城市河流复原的机会与方法:别让河道两岸用水泥嵌缝,别去阻拦小船的通行,别在两岸用石块垒的壁直;河流要有埠,要养上鱼,要有两栖小动物们栖息的有植物的泥墩;我们也可以让城市地表有喘口气的机会,像是人行步道或车流量较小的街道,以及停车场等比较没有污染的地方,就可以改用透水性佳的,能容许绿草生长的带格子状的镂空铺面。
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吸水保水的城市让雨水渗入土壤,或者让露天排水系统要有蓄水措施,并且创造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流畅地和水池,以作为生物的栖息地,创造生物的多样性。那才是河流的生命力体现。
如果人们不在乎河流本身的生命力,那么河流永远不可能回复健康。这个城市就会病入膏肓,再也无法医治。
曾经的定海不仅是历史文化的名城,更是一座美丽的水城。定海比当时大陆的许多城镇漂亮多了。现在的问题是,人家的城市能做到保护的,定海能不能也做到;人家城市做不好的,定海是否能做好。
本文引自《定海河流与街道的历史》(第二节)2012020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d00016801010l83.html
(照片除注明外皆是笔者在定海城区所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