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轰的一声巨响
浙江嘉兴的老方,哼着小曲,正在给女儿准备晚饭,楼下突然传来一声巨响。
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感应,老方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这下可坏了!”老方看着现场感叹到。
今天骑着来女儿家的摩托车,被一辆儿童车砸坏。
看着旁边横放着的儿童摩托车,老方脸上写满“发生了什么?”
将情况报给物业,物业调出监控,但还是没有头绪。
监控可是两楼以下全都看得到,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
02、天上掉下个“摩托车”
警察赶到现场,通过排查,证实:这个车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童车是小林儿子的,当时两父子正在吵架,小林一气之下,便将五六十斤重的童车丢到楼下。
再一问,原来5岁儿子的童车放在家里不怎么玩,小林打算处理掉,但儿子不同意,两人就产生了争执。
小林认识到错误,承诺赔偿老方损失。
警察也对小林进行严厉批评,并警告楼上住户,禁止高空抛物。
还好砸到的是老方的车,不是老方这个人,不然几十斤的重物从天而降,应该没人受得了。
小林此举,可谓是在犯罪的边缘试探。
如果再加上“以身作则”,孩子也学会这招,那罪名就还要加一条:“教唆他人犯罪”。
而所有这些罪名后果,都是小林情绪控制失控所致。
03、每一个人都会发火
发火时怀疑这几十斤一坨的家伙是不是自己亲生的,发火后怀疑自己是不是孩子亲生的。
前两天,我一同事向我倾诉,最近睡眠很差,几天前对孩子的那一顿暴揍,到现在都还没有释怀。
我一听,这顿暴揍可不轻松,继续深问,也没多大点事儿。
就是孩子晚上十点多种不睡觉,瞎闹腾,说好的讲完这个故事就睡,等我同事讲完,就到了孩子开始讲,不过是讲价,“妈妈再讲一个就睡了”。
同事虽然困意十足,但赖不过孩子那双“求知”的大眼睛。
十几分钟过去,故事讲完,可孩子好像听上瘾了,就是不肯罢休。
这个时候,变成老母亲也没有睡意了,左勾拳,右勾拳,一顿暴打下去,孩子哭喊声不断,但哭着哭着也就睡过去了。
老母亲呢?也睡了,但梦乡中,还出现了孩子的抽泣的小脸,直到今天,都还在后悔。
听完,我按捺不住了,“看来你这讲故事很厉害啊,要不你也给我讲两个?”
在遭遇白眼之后,我也开始了对同事的疏导。
这生气啊,是个正常人,都会发生,所以你不用太自责。
为啥说是正常人都会发生,情绪有正面的、积极的,自然有负面的、消极的,发火、愤怒等就属于负面情绪。
如果你已经冲孩子发了火,那就直接面对这件事,正确处理它,这样就不会留下沉重的打击,更不必因此自责了。
04、情绪三宝:道歉、接纳、回顾
先说道歉,千万不要不好意思,你会教孩子做错事要道歉吧?这时候就是最好的教学示范,诚恳的说声对不起,阐述一下自己在哪里做得不对。
再说接纳,即接纳孩子当下的情绪。
把儿子童车丢下楼的小林爸爸,他的怒气源头就是不能接受儿子的情绪。我都告诉儿子“这个儿童车你又不开了,留着干什么?”,他怎么能反驳我?我作为父亲,必须管管。
你冲孩子发火,他也许会大哭大闹,也许会攻击你,是因为他心里充满了负面情绪,可能是害怕,也可能是愤怒。
请接纳他的情绪,允许他哭泣,允许他尽情地控诉你,如果当他说“我讨厌爸爸”的时候,就是孩子理智脑开始占主导,可以与孩子平静沟通。
最后说回顾,当孩子已经平息,这时候要做的,就是修复刚刚裂开的亲子关系。
与孩子一起回顾刚才的事故,告诉他你当时的想法,解释你发火的原因,也听听孩子当时的想法,把事故变成情绪调节教育的机会。
05、比三宝更有用的一宝:控制
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学会控制情绪。
世界上的事分三种,第一种是不复杂的,比如生产一台汽车。
第二种是有一点复杂的,比如造个火箭。
第三种是超级复杂的事情,什么呢?
就是养育孩子。
更要命的是,汽车火箭没造好可以重来,而养孩子不可逆,无法重来。
所以养孩子对家长是极大的考验,没有对孩子发过脾气的家长,恐怕还真找不到。
为了不让情绪失控引发不可挽回的错误,或者避免破坏亲子关系,教你一招:暂停3分钟。
当你要失控时,你就像一台进入自动模式的机器,情绪在操控着你。
这时候抽出身来,告诉孩子:“我现在很生气,我要去冷静一下。”
你可以去洗手间洗把脸,深呼吸几次,把自动模式打断,让理智重回大脑操作室,再跟孩子沟通。
另外,影响你情绪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的解读。
换个角度看待孩子的行为,可能就会发现他不是故意跟你作对,而是另有原因。
比如同事的儿子,可能就是觉得故事太好听,想多听几个而已,没想着跟老母亲作对。
如果一个人从来不发火,或者一个家长从来不冲孩子发火,不太真实,所以不要为此过于自责。
如果你已经犯下发火的错误,记得情绪三宝:道歉、接纳和回顾。
接受情绪的多样,更能控制负面的情绪,是养孩子这条道路上“降妖除魔”的高阶法宝,希望你能掌握。
![](https://img.haomeiwen.com/i8775085/b554dfa18ccf149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