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零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铁钦纳首度使用同理心一词,指的就是这种行为模仿(motormimicry)。这就是同理心的来源。同理心一词源自希腊文empatheia(神入),原来是美学理论家用以形容理解他人主观经验的能力。铁钦纳认为同理心源自身体上模仿他人的痛苦,从而引发相同的痛苦感受。他用同理心一词与同情区别,因同情并无感同身受之意。
从小到大,妈妈一直跟我说要有将心比心。在我理解中,将心比心就是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考虑。而TED演讲【共情不是同情,如何有效地安慰人?】中是用动画小故事的形式来告诉我们什么是同理心。
同理心:和别人一同感同身受。同理心是一种选择,为了与你感受相通,我必须将内心深处感知你的那一部分,翻出来重温。促进人际间的情感联系。
同情心会让人们互相疏远。
同理心与同情心有什么不同?前者能增进关系,而后者则会伤害感情。
特丽萨·怀特曼(护理方面的学者)提出
同理心四要素:
1.接受观点——接受他人不同观点的能力(感同身受的能力)
2.不妄加评判
3.能理解他人感受
4感受着其他人心中的情感,在这种感受的基础上进行沟通。
同理心是心理咨询、个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记得我之前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向心理咨询师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心理咨询师对我所说的故事进行了总结概括,并表示我很有韧性,走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当时我听了这些话,泪眼朦胧。因为她的同理心,让我感受到温暖,它与家中长辈的批评完全不同。更多的是理解和肯定。
在《助人者的沟通技巧》中,台湾咨商心理师陈启勋的课堂也提到了同理心在沟通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同语境下,说话者传达的情绪不同。如一个姐姐谈到让自己不开心的两句话中,说到她婆婆说的福州话“饭都煮好了,还不回来吃饭?”她说,她明白婆婆是善意的,只是在表达时没注意方式,她工作回来,很累,婆婆这语气仿佛她刚刚是从外面玩回来的。这个姐姐就很有同理心,她站在婆婆的角度思考问题,得出结论,自然她就不会和婆婆计较那么多了。陈老师对这个姐姐给予了肯定。
那么如何培养同理心呢?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先倾听自己的感受。2.表达出自己的感觉。3.倾听他人的感受。4.用体谅来回答他人的感受。
同理心,是一个人情商、修养的综合体现。它是搭建不同个体之间沟通的桥梁。多一点同理心,意味着更多理解与关心,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靠近,如沐春风的温暖……同理心,让我们心灵停靠在一个温馨的港湾。
网友评论
这个度还是很难掌握,一不小心就是同情
会运用同理心的人应该也是高情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