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二三事
1、儿子面对恐惧 (医生知道该怎么做✅
2、医患关系(爱哭的孩子有奶吃)✅
3、着急的母亲(暖心的大爷)✅
4、陌生人的关心,爱的传递(劝说小男孩,多人帮助)✅
5、一个无助的奶奶(母亲的责备)
医院,负面情绪,也是爱最多的地方
因为儿子这两天有些反复发烧,今天带去医院抽血检查了一番。短短半天,在医院里见证了许多故事,人间冷暖,个中滋味。
故事一:被迫面对恐惧的儿子
小孩子对于扎针、抽血之类的有天生的恐惧,我儿子也不例外,看到熟悉打疫苗的地方就不停地喊“我要回家”了,哭得不停,情绪一度失控。
我尝试跟他讲道理:你就咬紧牙关,把头埋在妈妈怀里,很快的,我知道你很害怕,妈妈和奶奶都陪着你呢。
说理无效,抽血的医生见多了这样的场面,跟我说:“你跟他讲道理没用的,他听不进的,直接把他抱过来吧。”两个人按住不断发犟的小人儿,搞定了指尖抽血。
儿子情绪也慢慢平复下来,虽然嘴上喊着疼,但我知道这痛感比他此前不肯扎针的恐惧要容易接受得多。
恐惧,更多的是对未知和不确定性的恐惧,而当我们真正去直面它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也会发现,恐惧的东西不过是个一捅就破的纸老虎。
生活总会继续,This is life,life always sucks,but love is all around.
故事二:陌生人的温暖Girls Help Girls
抽血的地方,看到一个30岁左右的女性表情凝重,是非常害怕的表情,一个人来抽血,这时她向身边一个带着孩子的母亲求助,询问可不可以借她的手握一握。
那位母亲把手借给了她,给她力量,陪她一期度过抽血的那几分钟,这种陌生人之间的温暖特别让我触动,真的是Girls help girls,女生之间的互助太有力量了!
我想这位妈妈也给她的女儿上了很好的一课:乐于助人,向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配图】
同时,我也看到了爱的流动,善意真的是会相互传递的。
没一会儿,一位奶奶带着他的六七岁的大胖孙子来给他抽血,基本上跟我儿子一个情形,更甚之,大哭大闹直喊“救命!”。
这时,那位被帮助过的小姐姐走过去对小男孩说:“小弟弟,阿姨特别害怕打针抽血,但是这里的医生很厉害,技术也特别好,我刚刚抽了血,不疼的。”
虽然面对情绪失控的小孩,这番话肯定起不了作用,但依然不影响她传递自己的善意。
最后,那位奶奶一个人搞不定一直在打滚的大胖孙子,又两位陌生女性主动上前帮忙,一起帮她按住胖娃娃,才得以顺利抽血。
这样的细节就真的很暖心,让一旁的我看了眼泪水直打转。
生活总有不易时,总有需要一个人面对的时候,勇敢地向陌生人求助,勇敢地伸出援手播撒善意,这个世界,好人良善之人总是占大多数的。
故事三:医患关系,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好巧不巧,验血处今天的化验机器出故障了,影响化验结果的准时出单。因此,验血处不仅聚集了一群采血的人,也时不时过来一批批询问化验单结果的人。
有些人,医生三言两语用机器问题就打发走了,继续等;而另一些人,则大声甚至失去耐心地表达自己的诉求,让我想到了一句俗语:“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因为,反倒是这些“闹一闹”的人,让那些医生停下手头的工作,帮他们主动打印化验单,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莲子姐说:医患关系的紧张是因为我们都只想着自己。
是啊,这些看病的人,很多都是请假过来,等了一早上,还有一位着急的母亲,自己的孩子发烧四十多度,等了一上午的化验单没出结果,焦急万分……
所以,我想这句俗语没有问题,有什么问题难处不要憋在心里默默忍受,说出来才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当问题确实严重,不管是旁观者还是医生本人都会让出加急通道。
这也让我联想到自己遇到的一些内耗就来自于没有及时向第一当事人合理表达自己的诉求,总是憋着忍着或是向第三方吐槽,其实反倒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合理地表达自己诉求,是一种选择,是我们始终都有的一种选择,去沟通,而不是去内耗。
写在最后
医院的磁场真的很神奇,会让人变得更加多愁善感,细腻捕捉。
这里来来往往,熙熙攘攘,每天都见证了无数的生离死别与悲欢离合。
但是这里也是最能展露人间冷暖的地方,有冰冷,更多的还有善意与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