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貌的菜花1415926
原创非首发
2024-4-1813:08吉林
在我初次见到我爹,便已知晓,仿佛他生来,就是个窝囊模样。
皇爷爷一生专情,后宫之内,除了早年仙逝的发妻,便只有两个妃子,而我爹的娘亲,便也是曾经伺候过先皇后的仕女。
我身为皇爷爷头一个金孙,本该在宫中金尊玉贵的长大,后来也只因为爹爹太过窝囊,皇爷爷一句话,便把我打小送去了国安寺里修行,说是替太祖出家。
我知道,我爹牺牲我时连屁也不敢冲皇爷爷放一个,他是怕自己原本就资质平平,触怒皇爷爷,回头再保不住自己的太子之位!
只不过我爹自打出生至今,一口气就做了54年的太子,终究一人之下,这果真有意思吗?
要说这太子之位,依我看皇爷爷还是更属意英王的,毕竟他不但英勇善战,而且母族出身也更高贵些,再不济还有他的胞弟汉王,人虽然猥琐了些,可人家手中至少握着这京都之内最大的情报网,不像我爹,生母不得宠也就算了,做了大半辈子的储君,家里还是一贫如洗的,就连皇爷爷千秋大寿,他要买一件像一样的贺礼,也得上街摆卖家具,像个商贩一样,叫卖换钱。
我都记不起自己十六岁那年从国安寺还俗时,头一眼见到一国太子在蟒袍上打补丁是个什么心情。
不过还好,等我回到太子府内,家还是那个家,连寝卧横梁上的破损都十数年如一日,还有我爹那两个不成体统的贵妾,一个三十六,一个四十五,粗手大脚,幸而配一个"滚地缸"般的小老头,也富富有余了!
话说这当爹的能见到自己的儿子也翩翩风华,自是开心到手舞足蹈,连忙牵着我,到内堂拜见了娘亲的灵位。
堂堂一国太子妃,灵位之前只供了两个干瘪的饽饽,看来我离朝这些年里,爹着实被英王汉王压制不浅呀……
在我还朝的第二日,百官上奏,我便有资格站在前班了,这就是替太祖出家的威风了,往小了说是大孝弥天,往大了说,本皇孙是为国祈福。
皇爷爷见是我,百般恩宠,又是赐下金银财帛,又是赐下宝马良田,还准我在巡防营领了差使。
这京中的风气,好似一下就变了。
从前,众人只知太子落魄,英王汉王人前显贵,可现如今圣上老迈,却看似更属意小皇孙。
毕竟这事在太祖立国时,也并不是没有发生过的……
一时之间,我的风头无限,甚至大有越过爹爹,赶超两位叔叔的架式。
英王善战,行武出身:汉汪善谋,手中线人细作无数,可我却仗着皇爷爷的宠幸和为国修行的功劳,一向行事也不卑不亢。
我本以为,这种三国鼎立之势,会一直维持下去,可年末,当皇爷爷下西北体察军情时,却直接越过爹爹,任命了英王监国。
监国,从来都是储君之责,皇爷爷这么明日光胆,莫非临了了,他老人家还要易储?
这圣旨一下,众人皆哗然,我年轻气盛,又仗着恩宠在身,气不过,便打算入宫,当面质问皇爷爷,却不想人尚未出门,反手就被爹爹拦下。
爹命我跪在娘的灵堂里反醒,他问我,可知什么是天恩?
我梗着脖子,“你老人家废物,可我却不窝囊!”
我爹看着我一副初生牛犊的样子,就戏谑的笑了。
肥肉把他的五官挤成一团,完全瞧不出一丁点像皇爷爷,还是像“囚”在皇宫一辈子的乌贵妃,瞧久了,倒楞是看出几分狡黠。
"那你又可知,你娘是怎么死的!”
原来我娘当年生下皇爷爷头一份金孙,身为太子妃,身份更是矜贵,也更得皇爷爷的欢心。
只是一次我娘在宫中失言,拿爹爹的生母乌贵妃与皇爷爷已逝的先皇后对比,冒犯中宫,回府便被赐了千机药,还牵累我入佛寺修行。
我爹长叹一声:"傻孩子,雷霆雨露,皆是天恩,你别看你皇爷爷现在是如何疼你,可终有一日,你若冒犯了人他心目中的那道底线,他,可是个心狠之人呢!"
我心中一惊,惊得整个后背都汗津津的。
"我乃正经宗室,莫非皇爷爷还敢同室操戈,弑杀血亲!"
我爹;"你猜,你皇爷爷想当初是怎么 坐上那至高无上的龙椅的……他是天子,上天的儿子,又哪里来的血亲……”
我一向知道,太祖心仪之人,并非皇爷爷,可当年皇爷爷神武英明,废太子一脉又太过平庸……唉!总之,这局面,还当真像极了现在的我爹和英王叔。
以不动,应万变!
事实证明,姜真还是老的辣。
我爹身为一国储君,却能一直雌伏在英王脚下,数十年无恙,在他监国期间,也几乎挑不出一丝错误,这便是手段了。
虽然我爹做太子这54年,并无太大建树,可是爹却一直极为重视农桑,充盈国库。
反观英王一脉,虽然更皇爷爷重用,却依仗身份矜贵,飞扬跋扈,闭目塞听。
英王在自己整个监国期间,大肆任用自己党派的官员,公然在朝廷安插羽翼。
英王几乎是在皇爷爷一回到京都就被废圈禁的,还有他那个百媚千娇的母妃,一个月,光美容养颜上的花销,便千八百两,这几乎是一个户百姓,好几辈子的花销了……
皇爷爷一生提倡节俭,后宫在先皇后在世之时,便缩减用度,却只有她,凭着母族接济,多年以来,奢靡无度,不把宫规和先皇后,放在眼中。
我本以为大局已定,却不料人刚松一口气,便被爹爹秘密送出京都。
当时我整个人都一头雾水,他却让我手持虎符,只身返回旧都。
旧都。
爹说:旧都才是朝廷的根本,因为旧都里还有旧人在……
我本认为,我爹做了54年的太子,除了当缩头乌龟,便没攒下家底了呢!
原来他竟敢私下里在旧都屯兵,只是现在大局已定,我竟猜不到他召兵京都,要操刀对付谁?
怎料,大约就在我出京赶往旧都的路上,爷爷突然驾崩,匆忙传位于爹。
也就在我爹登基的第二日,皇爷爷的尸身尚未来得及下葬皇陵,英王,汉王,便勾结母族造反了,兵围皇城。
京都守备虽然对朝廷赤胆忠心,却怎耐对方兵力数倍于他,只辛苦坚持了七八日,却还是被叛军攻入京都。
一时之间,天地变色,无数百姓惨遭屠戮,血流成河。
好在最后关头,在我爹一行人退守皇宫,就要坚持不下去时,我领旧都兵马及时赶到,我们父子二人,兵合一处,内外夹击。
英王叛军,几乎是一个昼夜便都被剿清干净了。
叛部家眷,也顺利被乌贵妃领兵一一擒获,无人逃脱。
说实话,乌贵妃虽为我爹生母,可平日里,我们交往却是极少的。
我在心中,一直很嫌弃她婢女出身,却也没想到,有朝一日,她巾国不让须眉,竟还是一员马上将!
爹爹下令圈禁英王汉王,我数次上书,力谏斩草除根,也压根禁不住爹爹心中软弱。
我就不明白,跟两个叛贼,爹又有什么旧情可讲的!
同年十月初三,皇爷爷冥诞,爹让我端一盘寿包送去长街,囚禁两人之处。
英见了寿包,热泪盈框,我本以为他会感念天恩的,却不料英王疯癫、竟大骂当今天子狡诈,我大怒之下,命令属下责打英王。
英王不服:"本王的皇家玉碟仍在,仍是先皇亲封的正经王爷,你这黄口小儿,可敢!"
我命人搬来椅子一身华服,大马金刀地坐在英王头前。
"现在,我爹才是当今陛下,本殿有何不敢!"
打板子,对这些个贵人而言,本就是十分羞侮的,先前英王尚且嘴硬,可等侍卫真正动手了,也不知是疼的,还是臊的,英王没挨几下,便也痛哭流涕了。
"本王可是你的亲皇叔呀……”
当天夜里,长街大火,幸亏侍卫发现的及时,不过待大火被扑灭之时,众人却发现,英王府上下36口,包括英王自己,全抹了脖子……
爹爹大怒,竟当众被气得吐出一口血来。
“你这逆子!"
我不服:"他们是反贼,死有余辜!"
我爹长叹一声:“可他们从前,也都是咱们的至爱亲朋呀……"
经过京中叛乱,又经过丧兄之痛,我爹爹的身子骨,几乎急转直下,没两个月,便不能起身了。
爹总说自己命贱,是几兄弟里资质最差的,天生便不是做皇帝的料。
可我却知道,本朝国库,也只有在爹爹接手时,才最最充盈……
什么开疆扩土,什么有四方来朝,统统都是鬼话!
在百姓眼中,有什么能比得上碗中有粥,兜里有钱……
后来,我爹是在他登基1年零3个月之后驾崩的,临了了,他让我去一趟汉王府,告诉汉王,他们兄弟,现在都该上路了!
我爹自登基,一向恩恤汉王,我却没有想到,一入汉王府,竟也会是百花凋零的景象。
汉王重病,早已形如枯骨,拉着我的手,倒是比从前慈谒两分。
"孩子,你现在也做了皇帝了……好,好好,没事便多学学你爹,他呀!是我们兄弟之中,最有大智慧的一个人啦!”
汉王之死,只与我爹迟了两个时辰,而我也成功拿到了他手中京都上下,最完整的情报网。
原来,我爹,当真才是那个最合适当皇帝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