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道德是用来规训女性的,比如“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是看似诱导劝导男性,实际更像是种诱惑。而道德、私域范围的忠诚、良心、诚实等要求,更像是女性阶级(这一默认的、自成的一个阶级)中的强制性“法律”。
如果说美国人的法外法是宗教,那么亚洲国家普遍是道德。男性的可选择道德,和女性的道德是截然相反的。
男的像是游走于法律边界,用“可选择道德”作为武器。女性的“道德”与女性生物的价值、表演的价值、创造的经济效益。对应的一些著作中的“地位、角色、生物性别”。
这也是为什么“你这么大岁数还没生小孩?”的阿姨妈妈的规劝、“女性是需要有个男的。”的指教、“你和另一半是利益共同体,需要共担。”的指示。在生物价值、人口价值、生产力价值上,女性更像是所谓的“价值链”上居于商品与人之间的“难以名状”的群体。
女性不仅生物价值、表演价值、经济效益,还需要扮演监督者的私域角色,督查男的的良心、忠诚等“可选择道德”。这是为什么婚姻制度明明是对于女性的,男性出轨、重婚、包养等让女性承担责难。
私域道德充斥着双重矛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