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解释一下不就好了。
这是我曾经一贯的想法。
上一次和人吵架是什么时候我记不清楚了。反正我好久没和人吵过架。
我把这认为是自己的成熟稳重。相比年少无知时“看不惯别人”,“爱憎分明”,“时常爆粗口”,现在没有什么事让我特别生气特别想骂人。我安于这个状态,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自己长大了理智了,以为自己学会了中年人才有的忍耐。
有什么好吵的?
如果真的有需要交流来解决的矛盾,静下来解释一下就好了,吵架不过是情绪激动的产物;
如果这个问题完全不能调和,或者双方都不能让步,那么这个吵架有什么进行的必要?
本着这样的思想,数不清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舍友:你早上起床后动静太大了,只要你一起床我就睡不着了。幸亏一般我起得比你早。
我认真地问她,是我倒水喝的声音大还是拖鞋和地碰撞发出的响声大?在得到回复后,第二次我会小心翼翼,尽量使噪音降到最低。
类似的小事让我觉得,我只要够客观够理智,就可以绝大多数的问题。
但是我忘记了人是社会性动物,是要和别人相处的,别人是不会一直理智的;再进一步,情感的丰富性也是生活的常态,理智本就不可能一直存在。
那是什么时候我忘记了,朋友说,你看电影的时候怎么一直正襟危坐,腰挺直脚并拢手放在腿上,也不靠椅背。由于我一直认为看电影和看书一样,都是一项令人愉悦又需要集中精力的事情。所以自然而然就坐成了“认真”的姿势。
那是有次朋友说,我好像没见你生气过,也没见过你笑得很大声过。有点奇怪欧噢。
那是某次得了奖学金之后,每晚兼职回到宿舍后已经很晚了,抽空看会书的时候舍友瞧见了就飘来了酸话——哇,大学霸这么晚了还看学习啊,这让我们这些渣渣何去何从呢?
我刚想解释“傍晚一直在兼职,最近不是要考试了嘛,趁还没熄灯赶紧看一会儿”,又意识到她们是知道自己每晚有兼职的。在话未出口的这十几秒内,脑子里理清了全部思路:
对方不是不是知道我有兼职,那为什么她还是要那样说。
我知道大家对于得奖学金的人会多少有点羡慕甚至一点点嫉妒。
当酸酸的话就这样无所遮拦地飘来,我明白了她并不想理智地去想到底什么情况,她只是在当时想表达的是她的嘲讽和不满。那我还有什么解释的必要吗
每当我迫切地想解释,想告诉对方“我不是我没有,其实事情是这样的”,这样做只适用的是对方不知道事实的真相的情况下,耐心的解释会让冰雪消融。
然而现在她并不是不知道这些,相反她是什么都知道的,她还要这个,说明她根本就是只想表达自己的情绪而已,而且在同时她也并不考虑我的感受,更直白一点说她就是不想让我开心。
这种情况下,不想解释了,也没有解释的必要。
不是说舍友有多么不好,(我一直记得每次我回去晚了她都会帮我倒一杯水放在我桌上,等我回来就可以喝到温度合适的温水),而是每个人都有情绪。发泄自己情绪是人的本能,也是每个人必须做的事情。不然,无处安放的负面情绪会让让面临崩溃。我可以理解她。每一个人的各种各样的想法都可以被理解。
而是在那个时候,我明白了不是所有来自他人的负面情绪都需要自己去沟通和解释来消解;也不是所有的解释都能发挥你预料之中的作用。
我明白了“解释”并不是一个万能的武器来打败袭来的负面情绪。我不想在解释了,也不要再解释很多啦。
但是如果有一天有人和我们说,“我跟你解释…”,那我们一定一定要安静下来好好听ta讲,因为无论ta讲得是不是我所期待的,我都可以知道,ta起码是一个不想让我们不开心的人。
没有发现吗?想解释的那个人,一直是愿意妥协的那个人,愿意妥协的那个人,一定是一个在意你的人,所以要珍惜呀❤
网友评论
我想这就是同理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