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可能有这样的烦恼,为什么我明明为孩子好,劝他这个劝他那个,可他全然不听呢?父母们往往将问题归结为孩子不听话,却很少有人会想到是自己的问题。
其实就像“更好地作恶”需要更精巧的设计一样,善意也一样需要设计,比如孩子们都喜欢吃垃圾食品,那么如果学校完全不提供,又会让食品种类不够丰富,有一个学校做了一个尝试,他们试着把健康的食品放在孩子们最容易拿到的地方,垃圾食品则被放在柜台的后面,需要向“一脸不高兴”的阿姨申请才可以拿到,结果孩子们吃健康食品的比例大大增加。
学校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改变消费某种东西的代价。
再比如,我们还可以利用“框架效应”。
当我们不知不觉处于某个框架时,我们的行为就会被框架内的固定思维给牵着走。比如,人都怕麻烦,都怕拒绝,都怕“看起来显得不道德”等等。
有个死后器官捐献的计划,原本是个帮助人又不影响自己的大好事,但因为框架设计不合理,报名的人寥寥无几。
当时的框架是这样:你可以通过填写一份表格选择加入器官捐献计划。试想一下,这需要多么泛滥的爱心才可以?我现在捐献自己的爱心,竟然还需要如此繁琐的手续?这种框架设计相当于把人们的爱心门槛给提高了。
后来设计者将框架改了一下,改成默认所有人都同意死后捐献器官,除非你明确表示拒绝,结果,拒绝的人寥寥无几,理由也是同样的,拒绝也会多一个麻烦。
这有点像“同意的举手”,你以为同意的没多少,但其实如果你说“不同意的举手”,其实也不会有几个人举手,人们不是想表达同意或者不同意,只是跟自己切身利益没有那么相关的时候,懒得表态而已。
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