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需要被精心设计

作者: Carolinemomo | 来源:发表于2018-12-16 13:24 被阅读0次

    没有人天生就是为人父母的,所有的人都是后天慢慢去学习的。这个过程注定是一个不断犯错,然后不断去改错,不断去磨合的过程。不要幻想着为人儿女和将来为人父母的我们不会犯错。

    跟另一半育儿观念不同,跟长辈育儿观念不同,孩子是个熊孩子,各种育儿路上的一地鸡毛。这些在我为人父母之前,听起来也就是个故事。可真当你走到这一步时,这竟然全是真实!

    最近刚刚跟另一半探讨了的“到底该不该对孩子动怒”。我的观点是,“动怒只不过是在他无理取闹之时快速控场的一种手段”,而他的观点是“不是特别大的问题,尽量不动怒,这样对孩子不好。”当然,你有你的应对孩子无理取闹时的观点。

    讨论当然不欢而散,以我的一句话收场。“如何教育孩子的观点没有正确与否之分,只有合适不合适。

    当然我不是一个自负不肯认错之人,是我的错误的,我会自动去纠正,除非我意识不到。对于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我却在几天后的晨跑听书中被蔡叔的一段话点中。

    蔡叔说“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是真真切切怀着为子女好的心来教育子女的,父母越是苦口婆心,子女越是不听。父母都以为是子女错了,我明明都是为你好,你怎么可以不听我的呢。但其实是父母错了。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对,没有采取一种子女可以接受的方式。犯罪尚且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方可执行,同样善意的表达也需要被设计。”

    没有人有义务通过你邋遢的外表看到你善良有内涵的心,同样,孩子也没有义务通过你的行为看到你背后所有的善意。善意需要一个精心设计的方式来展现。

    我非常能感受到当我对孩子动怒时,孩子那戛然而止的哭声下的对我的恐惧。此时我是心疼的。而恐惧的他是没有能力体会到我的心疼的。

    我非常清楚明白,他现在肯受制于我的动怒,完全是因为他现在还没有能力去反抗。等到将来他长大了,再对他动怒,你迎来的可能就是他的愤怒和拳头。这种方式必须要改!但是一直以来,我都没有。

    我的父母不是特别反对棍棒教育的,我也曾因为小时候犯的一些错误挨过打。父母曾经给过我他们的观点“小的时候孩子犯错时是需要打几下的,以防将来孩子大了,跟你有冲突时,你没控制住打了孩子一巴掌,孩子因为从小都没挨过打,受不了离家出走了。”这样的情景在电视上见得太多了,所以,我是很认同这个观点的。

    我不是怪父母从小给我们实行的轻微棍棒教育,相反,我很感恩他们。作为一名普通的父母,他们真的已经做到了自己的最好水平。

    不管这种方式是对还是错,我长大了,没有因为被打过而对父母有怨恨,同样也不会因为长大再受父母一顿打而承受不住,当然,我已经很多年都没有被父母再打过了。

    可能在我的认知里,我觉得轻微棍棒教育也是没有问题的。毕竟我都已经出落得如此感恩了。所以,我才会轻而易举的对孩子动怒。

    可是现在,我发现,我错了。我没有用更好的方式来表达我的善意!

    人都说,为人父母就是一场修行!之所以称之为修行,是因为这根本就是一个不断去直面并纠正自己错误的过程,伴随着孩子不理解你的苦衷,一次次重新慎重设计表达自己善意的过程。

    毕竟,主动认识到自己的认知局限,在孩子面前承认你的错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这件事情,在教育的过程中,你必须要做无数次!前方险恶,你敢来吗!

    当父母的经验,别人那里管用的经验,从育儿教材上培训来的经验,依然对你的孩子无效时,当孩子挑战你所有的经验和权威时,你有勇气承认一个事实:是你错了吗?你还有力气继续探索吗!

    教育不好孩子,这全都是你的错,谁也别怨,尤其是不能怨孩子。在这个战场上永远没有对与错,只有合适不合适。教育方式不适合你的孩子,你就要改,难道你还要再坚持用不合适的方式来让孩子认识到你的善意吗!

    父母是这样教育你的,但你这样教育孩子的时候居然不管用——是你错了,你要改方式!

    别人教育孩子的经验居然对你的孩子不管用——是你错了,你要改方式!

    孩子就是有点熊,就是不听你的——是你错了,你要改方式!

    别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别羡慕别人家的父母。就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样,每一对父母与子女的亲情纽带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教育的方式应该也是独一无二的。

    要么,相互在对方身上找原因,继续错下去;要么,相互理解和包容,原谅对方的错误。

    想通了这个道理,在对待跟长辈育儿观念的不同,我也就释然了。长辈对孩子的溺爱也都只是暂时的,难道婆婆可以喂饭喂到80岁。在一些次要的看孩子的细节上,可以适当给长辈放权。

    不能把长辈当成育儿路上的拦路虎,他们也是孩子感受这个世界的善意重要的一部分。

    也许是想通了,所以在遇到孩子无理取闹之时,我也不觉得有那么烦人了。反而轻而易举的做到了通过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跟孩子用他的理论去沟通,化解了不愉快。

    第一次当你的父母,我没有经验;第一次当我的孩子,你也没有经验!好在,我们都是肯改错,肯原谅,肯感恩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意需要被精心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at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