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说,好的生活是要学习的,学会简单,学会宁静,学会接受,学会放下……。潘老师用真人版告诉我们,爱,善巧与慈悲是如何改变生活的气场,并生出吉祥。
《素心映照》是潘蔚老师步入第三段婚姻,嫁给歌手孙楠的婚姻生活,育儿,还有在华夏学宫的学习,得出的人生感悟和总结。
书中从喝茶,中医,育儿父母到修行,经典,感悟生死,带着这个时代强烈的印迹。折射出这个时代特有的文化生活方式,带着一份美意;把国学的文化精髓更好在生活中演绎出来了。让世人更好的了解国学文化,了解中国女性,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胎教”文化,潘老师告诉告诉中国女性,十月怀胎,不仅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
,还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精神。对于妈妈来说,怀孕的过程更是修身养性的过程。保持好起心动念,尽量让自己的心保持安然平和。这样可以生下一个聪明的宝宝。
潘老师还提到,智慧的女人要在家里给自己留一处静音的地方,焚一炷香,喝一杯茶,听一点音乐,念一部经,这都是非常好的养胎方法。又或是写字,画画,看书,诵经。总之养心就是最好的养胎方式。
接着说起了“孩子的世界”。大家都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对于孩子的世界,父母就是最好的教科书。最重要的就是言传身教,其次教育还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在好的环境中得以成长。
潘老师的美文中,还提到孙楠给孩子的一封信,这是一段关于父亲和孩子关系的描写。一个好的家庭里面,父母亲的关系必定是和谐的。爸爸是爱妈妈,一个是尊重妈妈的爸爸形象,妈妈也爱着爸爸的,这样家庭下来的孩子就拥有了一个健全的人格世界。然后再对孩子传统文化熏陶,施以“五德教育”。最后唯有葆有一颗赤子之心,才能感动天地。
还写到怎么做一个智慧女人???
天地分阴阳,人分男女;男人是乾是天,女人是坤是地。天的本性是创始,地的本性是生成,这是宇宙的阴阳分工。
智慧的女人知道安守本分,涵养坤德,正直,光明,广大,做事不执着,不刻意,时时随顺欢喜。女人就应该厚德载物,这是大地的秉性。古人云,“气质之性,修而后能改。”。
对于智慧女人的定义,应该是外刚内柔,能守护好男人内心柔软的一面,也能帮忙顶起半边天。尽其责,多加呵护。
懂得换位思考,守护好自己的家庭,孝顺父母和公婆。处理好朋友之间的关系,懂得友情的珍贵。其次最好能上得厅堂,入得厨房;内外兼修,率真,诚信,摆正自己位置,内心宁静和仁爱,举手投足尽是涵养。
其实做个智慧的女人不易。但是,只要明白了道理,明白了方向,努力的过程不也是人生的过程吗?
大地对所有的好坏美丑都不起分别,悉数含藏润化,生养万物,同时又不彰显自己。
文章中还一直强调了到一种精神,我非常欢喜,也倍加提倡。就是人间有味是清欢。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为了家庭幸福,不惜远离大都市北京,来到徐州的华夏学宫,举家搬住徐州。远离都市的喧嚣和浮躁;让四个子女接受国学教育。
倡导简单生活,不管多忙都回家给孩子做饭,乐于做一个能温暖别人的“煮饭婆”作为一种享受。但是这成为时下很多都市女性,她们奔波于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协调,她们都乐于点外卖,或者盒饭餐馆。形成鲜明的对比了。
接着还讲到用童年的回忆,用最原始原生态的物件来装点自己的家。喜欢用路边的花草插花,欣赏它们的无拘无束的自在。让我们唤醒童年的记忆,忆起了青春年少过往,唤起了我们曾经的美好,让生活充满了感动,和带来童年的温暖。
潘老师喜欢研究怎么做出好吃的饭菜,
讲到做饭就如“坐禅”,也是一种修行。好的心情可以做一顿美味佳肴,但是心情不好,做出来的饭菜就一定是不好吃的。
再者潘老师说,念旧的人,不喜欢换新的东西,她喜欢循环使用。旧的靴子,旧的家具,旧茶桌,旧沙发。
老师说旧家具是有生命有能量的,她日复一日地的恪守着自己的职责,滋养着主人的内心。
讲到茶室的时候说,说道人的一生,所有这一切的美好都不会永恒,不生不灭的唯有我们的心。我们要学会用减法人生来过好我们当下的生活。
其次一个人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快乐唯一途径就是付出。
《素心映照》的文章最后谈道《修行人》;何为修行人能。有句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当然这是题外话,不是潘老师要说的啦!
衡量一个人是不是修行人,不要看他念了多少经,做了多少供养,而要看他有没有一颗无我利他的心。
如果他做到了,他便是跨越了生命的维度,然而,在修行的过程中,最难消融的就是“我”了。尤其是我执、我慢。
人一路修行,就是和自己相遇,我相信我遇见的人,眼前发生的事,都是为了照见自己而出现。
懂得宇宙的“缘起性空”的根本法则,对待一切人和事,不起分别心,不以善恶美丑,有手眼,柔软,恒顺。善护念,念念放下,念念布施。知道自心之外别无佛,一切心向内,在自心中寻找。觉悟每时每刻都在,内心充满了慈悲,那他就是一个修行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