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丛新评论李彦国评介专辑从容小主文学院读书笔记
长篇纪实文学《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读后记(第26——29章)(

长篇纪实文学《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读后记(第26——29章)(

作者: 从心丛新 | 来源:发表于2024-01-06 06:51 被阅读0次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是第26章到第29章,它们分别是《儿子的婚姻大事》《生而为人难啊》《有粮常想无粮时》《王金庄历史上的灾年》

第26章—27章,讲述的是为了儿子的婚姻大事,为了筹钱买房,李彦国开始投资,买基金,炒股票,做现货,一开始一路凯歌,但结局却是“穿衣进去,光身出来”,大儿子27岁谈对象时,亏空了20万。李彦国想死的心都有了,大儿子也对未来娶亲不抱任何希望。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就在这个时候何静薇出现了,老李家的福星来了,他家的家族命运就此开始转折,随后李家的日子越来越好,李彦国给老大买房娶了媳妇,紧接着又给老二在城里买了房,很快二儿子也娶妻生子。

这两章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为人父母的不易。

李彦国老师和妻子爱鱼一连生了好几个儿子,这一个个虎头虎脑、健健壮壮的后生,小时候着实可爱,长大后却成了李彦国老师和妻子的心病,因为儿子们要娶妻生子、另立门户,所以一辈子安心务农的李彦国老师,竟然跃跃欲试开始买基金、炒股票、做现货,这是何等高风险的投资啊,这样的投资可能一夜暴富,也可能一夜间倾家荡产,李彦国依旧不管不顾地一头扎进去,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给儿子娶媳妇儿。

李彦国老师因此坐了把“过山车”,曾经风光无限过,又重新跌入谷底,欠了20万元的债,全家人的心血都付之东流。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好在李家的福星降临了,大儿媳何静薇不要彩礼不要房,看中的只是李超尘的人品。

但李彦国是何等人,他绝对不会让城里来的儿媳妇受委屈,所以即使借了5万块钱,也给大儿子买了一间教师专用房,然后旋风般的定亲,闪电般的结婚,这样的事情在王金庄从来还没有过,李彦国老师又书写了一段传奇。大儿子的婚事完美收官,李彦国老两口对大儿子的牵挂暂时告一段落。

老两口似乎还没好好喘口气儿,又把全部精力投放到二儿子身上,“李彦国疯了般不顾一切,不顾老大怎么想,给老二打去17万”,已过而立之年的老二终于在石家庄娶妻生子了,李彦国又转头惦记起有点吃亏的老大,这就是李彦国,再苦再难不能苦孩子,他是中国式父母的典型代表。文中有句话说的特别好,“父母的难处,好儿女会懂,儿女的难处,却时时装在爹妈的心头。”

由李彦国老师的艰难我想到了我的父母,我爸妈为了给弟弟娶媳妇儿,把家从煤矿搬到城市,大半辈子从来没做过生意的两个老人,开始在城里市场卖瓜子儿,爸爸一炉一炉地炒,妈妈一称一称地卖,就这样用了几年的时间,有了一笔积蓄,他们为弟弟在城里买了房子,娶了媳妇儿。我爸经常说:“给你小弟买的房子和娶的媳妇儿,是我和你妈一称杆儿一称杆儿称出来的。”

结婚后不久,弟弟和弟妹便双双下岗,两个人时而出去打工,没活的时候就待在家里,家里的所有开销就靠爸爸的退休金和他们小生意赚来的钱,一直到40岁,弟弟才自己干起物流,才真正独立,另立门户。

李彦国老师也好,我的父母也好,他们为了儿女,不计得失,不计劳苦,只有默默付出,没有任何索取。他们是儿女登天的梯,他们是儿女拉车的牛啊!

“在梦中,李彦国还梦到了父亲,也梦见了哥哥。“这一段的呈现是有特殊作用的。

一是用父亲的持家智慧印证李彦国老师家为什么会出现一门五教师?文中的表述是这样的:“”父亲根据个人的收支情况,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家庭财政决策,他们紧跟父亲的战略部署,不讲吃亏便宜,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一个父亲的脊梁,扛起的家庭气节与心性责任,那是许许多多中国父辈坚韧的品格道义的缩影,李彦国像父亲一样智慧,言传不如身教,讲的就是这情况。”

犬父无虎子,李彦国有这样一个智慧豁达的父亲,他自己肯定不会差,而且是“青生于蓝而胜于蓝”,所以,李彦国老师成为了王金庄的高人、奇人和超人,才会培养出那么优秀的儿子。

二是能起到场景转换的作用。之前的内容是李通过老师梦境呈现出来,但这种呈现要恰到好处,适可而止,不能一直靠梦境来推进,因为夜晚是有长度的,总有天亮的时候,人也不能总睡着,总有清醒的时候,所以雄鸡报晓时李彦国醒来了,但是他的思维还没有停止,躺在床上,他又回忆起他的出生时间——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故事情节继续向前推进。

第28章到第29章说的是李彦国想起了自己出生那一年,正好赶上三年自然灾害,人们的生活陷入窘境,但勤劳又智慧的王金庄人,在困境中不等不靠,不坐以待毙,相反根据王金庄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有效的耕种方式和科学的存种粮方法,不仅没有饿死人,还救活了一些外来的孩子。

第29章专门介绍了王金庄历史上的灾年——从汉代开始,历朝历代,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才新中国成立,再到1997年,王金庄的旱灾频繁发生,除了旱灾还有其他多种灾害。“丰年要当欠年过,有粮常想无粮时”,这是王金庄人在异常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带着辛酸的味道而来。

这些介绍看似挺枯燥无味的,事实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说明在王金庄生活之艰难。王金庄是个十年九旱多灾多难的村庄,曾经大旱三年颗粒不收,饥饿是王金庄人的牢固记忆。

二是能够体现出王金庄人的勤劳与智慧。“丰年要当欠年过,有粮常想无粮时”,王金庄人能够因地制宜,间作套种,常年存种粮,从容应对经常光临的自然灾害。

三是要引出王金庄的文化特色以及与灾难的抗争中形成的精神。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王金庄人想出了很多办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耕作模式。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在王金庄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与天地斗,其乐无穷”,在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王金庄人产生了无穷的智慧,也形成了当地独特的农业文化。

“王金庄梯田所属的涉县旱作梯田系统是太行山区石堰梯田的典型代表。从历史文化角度看,既有数百年来在石多土少,土地贫瘠,干旱少雨条件下所练就的“愚公精神”,也有“冬至喂驴吃碗面”的人驴共生文化,以及制作储存炒面以应对不时之需的饮食文化。”

这几章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过渡自然、衔接合理,“李彦国梦见了父亲和哥哥,身体一震,悠悠醒来了,人醒了,心还在困顿中,梦中的一切仿佛还在,可是外面的雄鸡已经报晓了。”李彦国从梦中醒来了,但他的思绪却在过去的点点滴滴上徘徊,这样自然而然想到了自己的出生,又从出生想到了1960年全国自然灾害的大环境,自然就想到了涉县和王金庄的情况,同时也想到农大雅云同学,成功地过渡到了下文。

关于李彦国与付雅云之间的一场场对话,将留到下一篇进行解读。

相关文章

  • 作品23:长篇纪实文学《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

    作者/李彦国、从容小主 《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内容介绍 讲涉县必有王金庄,讲王金庄必有悠久的历史故事,在王金庄特...

  • 吃三道

    长篇纪实体小说《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的创作正在进行中。 小主老师要搞清什么是“吃三道”,我说让她一笔带过,她说不...

  • 《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纲要

    家住在太行山深处王金庄的老农民李彦国,出生在贫穷的1960年。他头脑灵活却一辈子认真又实在。土地是他一辈子的情结。...

  • 《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开笔宣言

    阳澄湖有大闸蟹,天津也有大闸蟹呀。这些大闸蟹都被稻草绳梱住了,售出时,大闸蟹卖多少钱,稻草绳也卖多少。稻草绳笑了。...

  • 王金庄李彦国

    我59岁,不小了。桂琴老师帮我下载了微信,我不知道智能手机是这么好的一个东西。 2017年4月20日,我发现了简书...

  • 收藏:苏州作家蒋坤元今日发文《读山里老师李彦国》

    【今日收藏】《读山里老师李彦国》 王金庄有句话叫“不适夸”。我就是典型的“不适夸”。有人说个好,浑身细胞活跃起来,...

  • 梦想始于六里桥

    题记:河北太行山的乡村教师李彦国,让他的家乡王金庄活在了文字里。我也常常想起我的六里桥,我的失地! 一位高干子弟朋...

  • 特别推荐140丨红薯藤1,漫延山里山外

    早就知道李彦国老师《王金庄李彦国》、春天里百花香《雪梅微刊》这两个公众号出自美女陈林之手,依稀可以使人想见一位小姑...

  • 我们一家子(八口)

    爷爷:李彦国、60岁、教师,涉县西坡小学,退休,所学专业体育教育。 奶奶:王爱鱼、61岁、务农,涉县井店镇王金庄四...

  • 话说偏僻王金庄,钟灵毓秀风水祥

    话说偏僻王金庄, 钟灵毓秀风水祥。 人杰地灵冇得说, 它是李师美家乡。 李师究竟是哪个, 说与你听别慌张。 彦国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篇纪实文学《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读后记(第26——29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ei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