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村庄

作者: 予万山 | 来源:发表于2019-12-22 19:21 被阅读0次

在重庆梁平县的西北区域,有一个长槽百里的竹山山区,之前还没有开发的时候就叫竹山镇,近几年,梁平为促进经济发展,大搞旅游开发,才搞出了一个旅游景区----百里竹海。百里竹海的中心区域有个小村庄叫猎神村,又名猎神庙,名字来源于本地的一座庙,但这座庙已经年久失修,目前已经看不到这座庙了。猎神庙里又有一个小村庄叫老鹰窝,这里自明末清初生活着张氏一族,据考证是“湖广填四川”时自湖南娄底新化迁来此处,最鼎盛时期有100多号人。

老鹰窝中间一条路是通往东西的要道,最早之前只是一条石板路,往东走走几里下坡路,可到明达镇赶集,往西走可以到村里、镇政府等地。到21世纪初,石板路经过张氏一族辛苦的修建,建成了可以通车的马路,一直到现在的沥青路,历经十几年,这里面不知道有多少故事可以讲。

老鹰窝的人世代靠山吃山,主要靠竹山里的竹子生活,这里最主要的竹子是当地人喊的白竹,而同时也有很多寿竹,寿竹的经济价值极高,从竹笋、笋壳到其竹子本身,浑身是宝。竹子可以造纸、做牙签、做各类工艺品、做背篓农具、做各种餐厨具、做家具等等,因此,这里每年都要向外地输送很多竹子,而这也是张氏一族每家每户主要的经济来源,也是所有人的主要农活之一。

关于山上的活路有很多种。

向外输送各类直径大小的竹子是最主要的一种,首先得要人上山去砍,砍好后再捆在一起,然后拖到马路边上,最后由人上车拉走,整个活路流程才算结束。这也确实是一种下苦力的活路。

一种就是春天竹笋长出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上山打竹笋,竹笋一方面是当地老百姓喜爱的一道食材,同时也大量地向外输送,成为城里人桌上的一道菜。竹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鲜笋子,竹笋打回来剥皮,简单焯水之后,便有专门的笋商来收;另外一种就是干笋子,打回来的鲜竹笋焯水之后,经过几天的太阳晒干之后,便成为当地很有名的一种特产----干笋子。干竹笋和鸡鸭、腊肉等一起炖,确实美味。

而当山上的竹子长大以后,便又有两种活路。一种便是上山拾笋壳,特别是寿竹壳,捡回来晒干之后,最贵的时候可以卖十几元一斤,据说这是环保可降解一次性碗杯最主要的原料;另一种就是白竹笋长到成年竹子大小时,可以用来做纸的原料,将其砍成很短的一截放在水池里,再在上面洒上石灰,放上几个月,便可以将其捞出来加工做纸,这种纸主要是当地祭祖用的黄裱纸。在老鹰窝依然保存着这种做纸的水塘、碾盘、作坊的遗址。

还有一种是老少咸宜的一种活路,那就是上山拾柴火。上山拾柴火就是将山上干掉死掉的竹子及其枝叶拾在一起,捆好扛回来烧火做饭吃。这种活路老人小孩皆可以做,很多小孩放学之后便上山拾柴火帮家里分担家务。当地做饭的灶基本上都是柴火灶,最主要的燃料来源就是山上拾回来的柴火。经由这种柴火烧好的饭菜,绝对是最正宗的柴火饭,比起城里的饭菜要香得多。

这便是老鹰窝及张氏家族经历三四百年的生活、文化积淀,在中国历史上这也许是再普通,再平常不过了。然而仔细挖掘,依然可以窥见人类对于生存的理解,对于自然的利用,对于生活的热爱,这也应该是一种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老鹰窝还有一棵几人合抱的古树,这也许是当初张家的老祖宗选择这里定居的原因之一了。这棵古树上面还住着猫头鹰,一到晚上,猫头鹰那种特殊的叫声,给老鹰窝这个地方更加营造了一种神秘色彩,而在刮大风的时候一不小心还可以在树下捡到刚刚出生的小猫头鹰。关于这棵古树还有很多与之相关的传说,比如说这棵树的中间是空的,里面有一条快要成仙的蛇;还比如这棵树不能爬,爬这棵树的人便要降临某种灾难,不一而足。

在90年代末20世纪初,经济的发展兴起了打工潮,老鹰窝的人同样不满足于在这样一个地方坐井观天,过着和祖祖辈辈一样平凡、辛苦的生活,很多年轻人都要南下往广州、福建等地去闯一闯,去这个世界看一看,当然最关键是能发财,然后衣锦还乡。就这样,老鹰窝的人越来越少,留在家里的人基本上都是老弱妇孺,在2016年左右,那时仅仅只有30人左右留在老鹰窝,依然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没事还要山里转”的生活。

在2016年左右,竹山镇开始搞旅游开发,政府投资数十亿,准备打造梁平的第一个5A级景区,而老鹰窝也在开发之列。老鹰窝因为其独特的地形,因为那一棵极其神秘的古树,因为其现存很多木结构的老房子,还有前文提到的造纸留存的手工作坊遗址等等,故政府准备将其打造成为一个民俗文化村落。

要开发,先修路,政府将原有马路进行了硬化,并环绕老鹰窝修建了一条通往隔壁村庄的沥青马路。而也正是这条马路,而一直被老鹰窝的人所垢病,认为其破坏了老鹰窝的风水,导致这里人员凋零。而后又有几个年纪不算太大的老人去世,而之前这里的人都很长寿,所以张氏家族将其归因于这条马路。

政府在修路搞开发的同时,要把老鹰窝张氏一族所有人搬迁至新农村,而采取的方式为腾退。老鹰窝大部分的人都同意了政府的方案,而只有两三户没有同意,继续生活在这里。所以到2019年,这个老鹰窝就仅有两户人,三个人居住。到2019年年末因为一家人一个老人去世,很快剩下的两个老人全部被子女接走,老鹰窝至此,所有人全部搬完。

也许在中国当代,有很多类似老鹰窝一样的小村庄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湮没,这种村落的消失,也不会引起太多人的重视。但这种村落的消失,却代表着中国一种农耕文化的消失,代表着一种特殊村落记忆的消失,代表着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改变。这里面同时也反应着一种人性,那就是人们的一种趋利避害,一种被更好的生活所驱动的人性,说白了就是欲望。人们想要更多的财富,更好的生活,占有更好的资源,因此这个村庄与其说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但是说得更深一些,却是一种自然的选择,也是老鹰窝张氏一族自己对自己未来的一种选择。

现在,很多老鹰窝的人还是会回来看一看,看一看自己曾经住过的房子,看一看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看一看这里的变化,祭拜一下自己的亲人祖先,追忆一些人和事,但是时间流逝,估计以后这里将不会再有张家人的记忆,或者又将以另外一种形式呈现给世人。

消逝的老鹰窝,消逝的村庄,或者是另外一个开始,也未可知。

相关文章

  • 消逝的村庄

    本文参加简书七大主题征文活动,主题:魔幻现实主义 杨翠花年轻的时候生得貌美如花,她爸是闻名百里村庄的赤脚医生。在那...

  • 消逝的村庄

    (一)老井 小溪旁有一口老井 用石头砌成的圆圆的井口 向着天空,井水倒映漂浮的白云 我和妈妈,还有姐姐,曾经每天在...

  • 消逝的村庄

    找到一张5岁时候的照片,背景是村口大片黄灿灿的油菜花田——绿油油的麦地,金黄的油菜花,有白鹭鸶飞过的稻田,那是整...

  • 消逝的村庄

    文.图/英歌h 周末午后,暖融融的阳光透过纱帘洒在床上。小憩后王兄准备追剧,我说别浪费大好秋光,陪我走路,去看看那...

  • 消逝的村庄

    在重庆梁平县的西北区域,有一个长槽百里的竹山山区,之前还没有开发的时候就叫竹山镇,近几年,梁平为促进经济发展,大搞...

  • 消逝的村庄

    我生在一个小乡村里,从小在那里长大。虽然乡村偏僻穷困,可是那里自有他不一样的美丽。 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麦田,只需远...

  • 消逝的村庄

    特意从字典查了消逝和消失的区别,消失指人或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不复存在;逝指时间,水流等过去,但是在做动词时候...

  • 消逝的村庄

    这个村庄属于咸阳地界,和我们村连畔种地。村庄旁边这条路,是我们从东边的西安、咸阳回家必经之路。昨天回家路过,看到村...

  • 消逝的村庄

    村庄渐渐地消失在 比人还高的蒿草icon里 坍塌颓败的土墙 被一场又一场雨水 刻出 道道深沟 那像极了泪槽的图形 ...

  • 消逝的村庄

    当我来来往往总是经过一片废墟的时候,我的心情常常不由自主的痉挛。透过废墟我看到正在逐渐消失的村庄,而这片村庄记载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消逝的村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eo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