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医的常识》‖真正的食疗

《中医的常识》‖真正的食疗

作者: 江湖微冷 | 来源:发表于2023-12-27 06:25 被阅读0次

摘抄:

食材道地,厨艺高超,菜肴美味是食疗的精华,但依然不是精髓。食疗的精髓是天、地、人合一,也就是站在天、地、人的坐标里谈吃什么,正所谓看天吃饭,看地吃饭,看人吃饭。

我们经常听到“药食同源”这个词,有人认为大枣、生姜、鸡头米、山药、薏米等都是药食同源的食物,可以家常吃,没问题;还有的人一提养生就想到种类繁多的杂粮,黑豆补肾、薏米除湿、紫米补血……恨不得用十几种米熬粥,一碗下肚,补没补不甚清楚,心理倒是得到了安慰:“我吃得很健康。”

食疗远非这么简单。事实上,食疗有着完善的理论体系,有几千年的历史。道家传承博大精深,更是“非其人勿教”。古代就有食医这一职业,功传有缘人,这套学问保留在道家手里。古代食医先在民间,后来逐渐被帝王、庙堂阶层独享,民间渐渐看不到食医。

食疗不是碎片化的养生建议,不是主观不变的食材、药性。药材和食材的堆砌并不能变成食疗,山药和大枣并不适合每个人,杂粮粥也不是种类越多越好。

那么,食疗究竟是什么?

吃饭前先想,现在是什么季节、什么节气,处于五运六气的哪一之气,主气、客气是什么?在这种天时之下,我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更具体点,抬头看天,如果雾霾很重,天都运化不佳,心想我是不是该吃得清淡、好消化些;抬头是湛蓝的天,白云朵朵,略吃些肥甘厚腻也能把它化掉。以上是看天吃饭的一部分。

看地吃饭要考虑的是:用的是不是道地食材,并且是否适合食用?以最简单的水为例,泉水和井水的化学成分都是水,却由于地理状态的不同而性质不同——井水深藏地下,为阴中之阴,制作阿胶用的就是井水,因为制作阿胶的目的是滋阴,故取井水阴性;泉水虽然也来自地下,却涌出了地表,为阴中之阳,是最适合人饮用的水。

看人吃饭:你平素是什么体质,今天处于什么状态,身体、情绪、心理都是判断该吃什么的参考。“胃以喜为补”“适口为珍”,胃觉得舒服,就是补益;吃着适口,就是珍品。

舒服和适口看似简单,其实隐藏着吃里最深刻的奥秘,它意味着你能否将眼前这盘食物化为自己的精。如果闻着不香,吃着没滋味,还强迫自己吃下去,不但不能化为精,反而会成为负担。

道地食材,考虑天地、阴阳、四时,把握人之身心变化才是食疗。法无定法,因天、地、人而异,整个系统随时都在变化。从变化入手,抓住变化背后不变的东西,此乃食疗秘而不传之精髓。


感悟:

以前只记得老人们讲过,不要吃反季的水果,蔬菜,现在才知道,这其实是暗合了天地、阴阳、四时的变化之故啊……

看来,真正的食疗养生,我们还差得远呢

相关文章

  • 体寒是万病之源!90%的疾病跟体寒有关

    兰姐健康养生堂,关注生活健康,与你分享健康资讯、保健常识、中医养生、健康饮食、养生食疗、生活常识、远离亚健康,健康...

  • 薏米的养生之道

    对薏米这个话题,保健常识、中医养生、健康饮食、养生食疗…… 既然知道了薏米的功效与作用,也明白了吃薏米也是有讲究的...

  • 中医食疗

    【大米小米巧食疗】 1.小米重养脾:对脾虚体弱的人而言,能益气延年,是进补上品。做法:熬小米粥,撇出上层精华,即米...

  • 中医蔬菜食疗歌

    今天有事去中医院,看到墙上的《中医蔬菜食疗歌》,觉得非常实用,分享给大家: 要想健康身体好,蔬菜食疗要记牢; 茄子...

  • 食疗基础

    今天复习的中医食疗学。浅浅回忆一下:《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食疗学的基础(这是黄帝内经的地位)。孙思邈的《千金要方·...

  • 让中医食疗接近自己的生活

    转眼又是一节课的完结,中医食疗学课程迎来了结束,其中中医食疗的知识几乎很大部分都是古人的智慧结晶,神奇但又很实...

  • 学习写作第46天:为什么学校不从小教育孩子学会中医?

    今天是学习写作第46天,坚持写作10000小时,让更多民众懂得基本常识特别是中医养生。 中国几千年来真正的中医,是...

  • 中医常识

    一、中医六大技法(砭、针、灸、药、导引、按跷)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根性智慧!中医六大技法不是孤立的每个技法,是老祖宗...

  • 中医常识

    分享 为什么治肝病精髓:——以益肾精为核心?➠治病求本:——虚则补其母;➠宣肺为标——肺主一身之气;➠养肝血为中...

  • 中医常识

    中医认为: 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三、酸:表明经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的常识》‖真正的食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nl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