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道

作者: 严谨的美食者 | 来源:发表于2019-02-09 22:30 被阅读0次

    一直想点写与喝茶相关的文字,无奈不知从何说起,很多文章里面谈的都很全面了,重复别人观点也觉得有点无趣。

    北医人最近建了个医者论道群,群内人才济济,群英荟萃,聚集了很多国内外的医学大家,而且活跃度非常高,每天都有近两千条的聊天记录,活跃人士也数量巨大,200多少人的群,经常发言的人士超过100人。不同于其他同学群和校友群的是,这个群是个跨界群,从1977年重新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大,到2000后入学的师弟师妹,都有人在群里。大家在群里畅所欲言,涉及话题非常广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坐而论道,心平气和。更因为大家地域不同,这个群是个24小时不间断,年中无休的群。

    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拜读大咖们的文字,同时沏上一杯加入陈皮的正山小种,慢慢品味文字,也欣赏着茶的味道与美丽的汤色。

    一个美好的群,就如同一杯好茶,值得细细品味,也会改变人的生活习惯。

    我回想自己喝茶的不同阶段,有了一些感悟。

    其实我小时候就喝茉莉花茶,因为小时候在外婆家长大,外婆是老北京人,住在大栅栏,平时只喝张一元的茉莉花茶。直到现在还回忆茉莉花茶的味道,偶尔想了,还会喝上一杯碧潭飘雪。

    后来工作了,从1992年开始,每个月要去汕头出差,当地人都喝功夫茶,每个人在办公室都有专门喝茶的区域,于是接触到了半发酵茶,人人都爱好不同的茶,有人喜欢广东本地的单丛,喝凤凰水仙的比较多,还用专门的闻香杯,第一泡专门用来闻香,最顶级的茶,汤色澄明黄亮,洁白的瓷杯内壁显金圈,滋味浓醇鲜爽,茶叶更是漂亮,青叶镶红边。岭头单丛也很不错,香气很浓,回甘非常明显,就是感觉劲有点大,空腹喝容易醉。有位领导看我喜欢喝功夫茶,专门送了我一套茶具,直接发空运到我北京的办公室,我用了好几年,非常喜欢。不过我喝功夫茶不够讲究,属于牛饮之类。

    汕头一位大哥真是讲究,办公室专门有一间喝茶的房间,整体的沉香木制成的茶海,上面雕龙画凤的,非常精美,一共设置四个座位,他坐在主位,三个客人位,只有三个乒乓球大小的杯子,给客人喝,用一个红泥小火炉烧水,下面的炭火居然烧的是乌榄核,淡蓝色的火焰,非常可爱,程序也非常严格,斟茶的时候,不仅关公巡城,一定还要韩信点兵,是我见过的格调最高的功夫茶爱好者。

    大概从1996年起,我开始喝绿茶,最初是有朋友送了极品明前龙井,茶叶看上去就非常好看,扁平光润,挺直尖削,颜色嫩绿鲜润,沏上一杯,马上清香四溢,香气持久,续水三次以后,还有余香,入口鲜醇,回甘清爽,配上一杯清水,更突显回甘的韵味,茶汤颜色杏绿,芽芽直立,品其味,观其形,简直美妙无穷。

    绿茶一直伴随了我整整三年,开始只知道喝龙井村正宗的龙井,后来发现一个小兄弟家就在梅家坞,家里承包了茶园,每年让他帮忙,预订两斤他父亲亲手炒制梅坞龙井,由于采摘的早,传统工艺精心制作,也算是龙井中的极品了。

    后来也喝过一些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总体感觉还是更喜欢龙井。98年认识了一位大哥,他是安徽六安本地人士,在北京工作,每年会赐我一些六安瓜片,因为是最好的瓜片,确实也非常好喝。

    极品明前茶毕竟有限,到了年底和次年年初的时候,即使保存的好,品质也有所下降,再说也未必还有剩余,没有的喝了,只好喝晚期一点的茶,太平猴魁是个不错的选择,在谷雨前后采摘,茶叶已经长大不少,因此产量也更多,没有那么稀缺。尤其是比较容易伺候,水温差一点也没事,茶叶多放一点也不会苦涩,是个不错的口粮补充。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普洱茶,那是2000年夏天,一次去东莞游玩,我的发小在那里搞毛衣厂,厂子位于大朗镇,村里的书记家有一棵百年老桂味荔枝树,被我发小包下来,每年荔枝成熟了,都会过去吃荔枝。也就和书记熟悉了,书记是普洱茶的拥趸,不仅喝,还借钱给云南勐海的一家普洱茶厂,结果对方还不上钱,用茶来抵债,给了书记5吨茶,广东那个地方不适合长期储存普洱茶,他需要去秦岭以北找个地方储存,于是我们几个北方朋友就想帮他分担一些,茶品质非常好,价钱也很难得,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些,估计能够喝一辈子的,还可以剩余一些拿来送朋友。后来,我就有了喝不完的普洱,直到现在还没有喝完呢。不过后发酵茶只要保存方法适当,越放越好喝。可是茶多了,就不觉得是好东西了,反而不经常喝啦。

    2005年回国以后,基本不喝绿茶了,因为胃不太好,喝多了绿茶会不舒服。恰好跟随一位长辈去武夷山,有幸喝到了一次大红袍,于是对武夷岩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过肉桂我实在喝不惯,其他品种感觉还好。正经大红袍是永远也别想喝到了,从喝岩茶开始,发现了武夷山的红茶,于是彻底爱上了红茶。

    我不喜欢金骏眉,也不是说金骏眉不好喝,是因为好喝的太难得了,而且金骏眉创制的意图我感觉不太好,是为了卖贵而创作出来的产品,并不是因为其他原因,所以我认为这个品种生命力不会强。

    正山小种基本是我最喜爱的红茶,虽然目前也不太好找了,尤其是正宗桐木关出产的。不过总能搞到一些喝起来还不错的。我一般不喝烟正山小种,更喜欢无烟正山小种。

    在上海一家朋友开的私房菜里,接触到特别好的白茶,我朋友的夫人是那里的女主人,一位四川的藏族女孩。每次去吃饭,她都会亲自煮老白茶给我们喝,非常讲究,茶好就不用讲了,煮茶用酥油灯,品质特别高的酥油,燃烧没有一点异味和烟,漂亮的玻璃茶具,煮出来的白茶实在是好喝。

    从一个人对待茶的态度,可以看出很多内在的东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茶与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oz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