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老人帮忙带娃后,经常会遇到生活习惯和育儿观念的冲突。这也成为我的情绪黑洞。
上一次的争吵是关于娃自主吃饭的问题,我和老公的想法是不能喂饭了,因为娃还有两个月上幼儿园,需要提前让她适应自己吃饭。这个问题为了得到老人的配合,我苦口婆心跟老人讲了两周的道理,期间遇到老人反抗争吵过几次,终于现在娃基本上可以自主吃饭了。
今天又因为一件小事跟我妈起了争执。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娃在自己吃饭时,不自主的完食物,今早看到我把番茄酱放在面包上,也要吃面包,自己学着我的样子把番茄酱挤在面包上。老人看到后,一直再说你不要挤番茄酱,不要玩面包,你看你把面包弄得到处都是……一直在碎碎叨叨,娃任何一个动作她都得说教一番。
我的想法是,小孩子不是机器人,她怎么可能老老实实乖乖一声不吭坐下来吃饭。只要是无关紧要的非原则性的问题就不要说教孩子。
于是我就跟老人说,你不要老是说她,你看你怼着她,一举一动都要说。老人生气了,说那我走开,眼不见心不烦。我一听,追着说,你这态度就是不想好好沟通,你要从心理接受这个事实,而不是装听不见,这不是在解决问题。
然后老人开始各种指责,说我管得多,自己没用,就不应该带孩子,自讨苦吃,自己就是改不了,就这样……
如果我能选择,我不会选择老人带孩子。但是老人带孩子的确会有很多好处,其中最大的一点就是放心。
我应该调整一下说话方式。
1.原则性的问题再说,好好跟老人沟通,注意言辞温婉。
2.小问题就不要老是拿出来说事。
3.换位思考,他们一辈子观念如此,很难纠正,所以非大问题可以睁只眼闭只眼。
4.记住老人对你的帮助,他们牺牲自己休闲时间,无怨无悔,你要心存感激。
行动上:
当你将要与老人有争执时,自己记录一下,每天最多2次。
经常夸奖表扬老人做的好的地方,每天至少两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