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行为该谁买单?
最近,网上热播这样一则新闻:名校毕业生小力在校成绩优异,所投简历被几家单位相中,笔试成绩都不错,可惜都是面试折戟,孩子深受打击,于是整日沉湎于网络游戏中,浑浑噩噩过去了两年。母亲看不下去了,时常在他耳边叨叨两句,心情郁闷的小力终于爆发了,一脚把母亲踹翻,气愤地指责说自己今天这样的结果都是母亲造成的,是母亲让他一天到晚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不准交朋友,不准这不准那,生生变成了学习机器。再看看她自己,和谁的关心处理的好?
这则消息无疑反映了当今教育的一些诟病。虽然我们的教育嘴里喊着“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实际上应试教育体制中孩子还是以分数论英雄,没有分数,孩子上不了重点,考不取985、211学校,因此一切向“分”看的现象实属正常。即使学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进入重点院校,又有多少大学生出来是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呢?大学学习无非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罢了。
跟很多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一样,小力的母亲把所有精力和心血都花在孩子的学习上,只要成绩好,其他的事情一律免谈。不许交朋友,孩子就没有学会和人相处,他的内心是孤独的,他不会表达情感,无法与人沟通,甚至不懂基本的社交礼仪,变成了一个脱离社会的边缘人,因而母亲的付出让他觉得理所当然,感受不到人情的温暖。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一个家庭的教养方式投射出家长的做人原则。小力的母亲本身并不善于与人相处,用小力的话说是“和谁的关系处理得好?”换句话说就是和谁的关系都没有处理好,试想一下,和家人处理不好,家庭气氛一定是冷漠的;和同事处理不好,一定是心胸狭隘斤斤计较的;和周围的人处理不好,一定是不受欢迎的,这一切在小力的心里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记。小力不会和人相处,在基础教育阶段还可以以成绩示人,聊以自慰。可是进入高校,成绩并不是主要的,同学们有的有特长,有的善交际,有的活动能力强,有的身家背景深厚,小力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再无优势可言。小力是个聪明的孩子,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心里很清楚,因此怪责母亲也是可以理解的。
说到这里想到了一个朋友和她的孩子,孩子上初中时从乡下转到城里上学,说的一口土语,同学们当面叫他“乡巴佬”,孩子没有什么朋友,回家来闷闷不乐,性格更内向了。朋友为了缓解孩子的情绪,征得孩子的同意,为他报了一个吉他学习班,每个周末孩子都背着吉他去学习,慢慢地情绪稳定下来了。上初三时,在九月十号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孩子被选上参加献演活动,孩子的自信心提高了,在同学中也有了一定威信。后来高考失利,只考上了个本三院校,父母征求他的意见,要么补习,要么以后考研。孩子自己选择了后者。上大学后,他积极要求上进,参加了校学习部,因为工作认真负责,表现不错被选入学院为优秀学生设置的“菁英学院”,和各个学院的精英一起参加软实力培训,组织演讲,参与小组讨论,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更可贵的是,在本三这样的不入流院校,不出色同学中间,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考取了应届研究生,改变了自己的困境。
当今社会,情商甚至比智商重要,团结合作,资源共享,没有一个人能够靠单打独斗获得成功,只有凝聚着团队的智慧,才能可持续优质发展,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呢。智商、情商再高,逆商不高也难以成功,不经历风雨,哪得见彩虹。
小力作为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可曾有过什么规划呢?即使在中小学阶段被母亲监管只会读书了,那么大学的学习氛围够宽松,他自己有没有试图做出改变呢?等死模式只会让人更加暴戾,无事生非不是说说的。
我们不必谴责小力的不当行为,更不应放大这件事情的结果,年轻人的错不算错。就业岗位有限,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已属正常徘徊在社会边缘的千千万万的小力们,他们的彷徨、无助和苦闷,向谁问责呢?我想,如何帮助、疏导和进行职业再培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造。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好好反思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