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来是自由的。
萨提亚写了一首《五种自由》的小诗阐述了她对人的主体性应该是自由的这一观点,她主张人应该实现这五种自由:
自由地去看和听存在于这里的一切,而不是那些应该存在、过去存在或是将要存在的;
自由地去表达你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表达那些你应该表达的;
自由地去感受你所感受到的,而不是感受那些你应该感受的;
自由地去要求你想要的,而不是永远等待许可;
自由地代表自己去冒险,而不是仅仅选择“安全”和不捣乱。
仔细想想,生在这样一个自由的国度里,咱们是不是真的实现了这些自由?
答案是否定的。
我仔细分析了自己,这些年学习心理学,我懂得感受的重要性,慢慢练习忠于自己的感受,能比较自由地看、听和感受,真实首先是对于自己的真实,不用角色PUA自己。
自由地表达做得还不够。我尤其在某些亲近的人面前还不够勇敢,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担心被评判,但是也有一些随便表达什么都可以的关系,也是我特别珍视的。
自由地要求自己想要的,这一点也在慢慢突破。小的时候习惯于用乖孩子、好学生的标签束缚自己,觉得懂事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长大了又用好人“好人”“好妈妈”“好妻子”“好员工”等身份角色束缚自己,觉得好人才能得到想要的。可实际上,好人往往不会有好报,因为好人忽略自己的真实需要,把别人的需要放到了第一位,自然难以有好报。所以,开始慢慢学着脱下好人这个紧身衣的束缚,忠于自己的感受,维护自己的界限,表达自己真实的声音,慢慢突破这些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框框。
自由地代表自己去冒险,而不是仅仅选择“安全”和不捣乱。年轻的时候总想着自己会不一样,喜欢走小路,可是随着年龄增长,棱角确实渐渐磨平了,对于安全的需要大于新奇,没有放下目前拥有的一切去探索世界的勇气,也缺乏不走寻常路的定力,大部分时候我就选择了走大路,中规中矩,甘于平凡了。
追求自由,首先要看到目前的不自由,以及是谁造成的不自由。许多时候,我们是自己给自己划定了囹圄而不自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