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路遥传》厚夫——从路遥先生谈成为作家

《路遥传》厚夫——从路遥先生谈成为作家

作者: 人间曦月 | 来源:发表于2024-09-22 21:20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本书比海波的那本《人生路遥》要更加的详细、更加的客观一些,特别是对他创作过程的描写,非常详细。对整个创作过程感兴趣的读者,推荐这本书。

书中关于路遥逝世前的众多描述,让人不禁潸然泪下。在他病逝之前,还在准备着离婚事宜,所以,这也是众多读者对林达多有埋怨的关键原因所在。 

这本书详细地讲述了路遥的一生,包括他的童年、青年和成年后的各种经历。同时关于他对工作、生活、作品的态度都做了全面的描写,可以说是相当客观和遵从事实的。还从不同的书籍、亲友那里获取了直接的信息,让大家看到路遥更加真实的生活状态。

从这本书中,我也更加详细地了解到,一个作家,是怎样从无到有一步步地走出来的,在我的文学启蒙的道路上,路遥先生就此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十分严格,不容许自己出任何的差错,不容许自己蒙混过关,不容许自己欺瞒读者……他知道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自己的作品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读了这本《路遥传》,我也将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人生》《平凡的世界》提上日程,以便更全面地从作者的角度来了解作者本人。还有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路遥》,共八集,有空也搜索了看一下,或许纪录片和书本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

路遥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早晨从中午开始》,是他的创作随笔,主要讲述了路遥的创作历程。这本书可以作为了解路遥的第一本书,因为出自作者之口,我想对自己的描述会更加全面更加细致。以前虽然看过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但是电视剧与书籍给人的感悟肯定是不同的。所以,这些都是我即将进行的阅读计划。

了解一个人,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每部著作也都能促进我的成长。

从路遥身上,我也看到了,一个人一生中不能只有文学,因为他需要生活,需要金钱的支撑,需要健康的身体。虽然他完成了史诗级的著作,但是他的生命也因创作而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如若他能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而暂时将作品放在一边,一切也都将不一样。

路遥在完成《平凡的世界》之后,曾说过自己还会创作出更加伟大的著作,但是他的健康不在了,他的生命没有了,不觉让各界文学爱好者们倍感惋惜!

不管怎么说,事实都无法改变。也或许是路遥先生的离去,才让我们更加珍惜他仅有的几部作品。也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精神,才让我们更多的文学爱好者更加决然地选择从文这条路。

只是,从事文学,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每每看到路遥先生一边在创作,却一边还要为生计而烦恼时,有时不觉会对我们现在文坛对作家的不友好感到愤怒,为什么这么有才华有远瞻性的作家,我们亲爱的祖国却不能给予他更多的物质支持呢?更何况他需要的并不多,不过是几条香烟几杯咖啡而已。而这些一直到路遥创作最后一本书时,才得以实现。

而之前,他完全是靠着自己微薄的工资、弟弟的接济在过生活。而读书时,也都是自己当时的女友也就是后来的妻子在帮扶,他的一路走来实在不易。或许多数文人都是如此,马克思也是靠着恩格斯的接济才得以活命,维持自己的创作,但是终究还是因为贫困,而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几个孩子因无力医治而死于疾病。

所以,不单单是中国,在世界上都普遍存在着这种情况。而现如今,世界各地是否对文人友好,还都有待考察。

只是,作为像我们这样,准备从文的人,要做好一定的思想准备,虽然现在自媒体时代,可以被很多人看到,成名也相比于过去更加便捷。但是最终,了解世事、沉淀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

若你曾经了解过某位作家,都应该清楚,没有哪位作家是一夜成名的,成名之前都是经历了无数的黑暗,无数次地打击,才一步步地被大家所熟知。

一时的成名不算什么,长久的影响才更有价值。

所以,成为作家,如果你才刚刚开始写作,那么以下几点你必须具备:

1、沉得住气,没那么快成名,伟人有伟人的实力

天才,从小都是出类拔萃的,他们不是凭一时的优越而超越别人,而是一直很优越,如马克思、爱心斯坦、毛泽东、路遥……

虽然我们没有从小开始,但是,我觉得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只要我们还愿意争取。大不了我们就当重新活了一次,他们也不过就是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走到了大家的面前,为什么我们就不可以?

柳青生前经常告诫作家:文学是愚人的事业,文学以六十年为一个单元。

所以,从事文学创作,一定不要着急,不要心急,如果你真的喜爱,那就好好的在这条道路上沉淀自己。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道路总可以自己做主。

2、永远不要忘记精进自己,精进自己的作品

作品之所以与众不同,重点不是在于作家的技巧有多么的炉火纯青,而是作家的思想有多么的厚重,在他的作品里能承载得了多少东西。

所以,在我们所关注的事物上,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表面,还要进行深入地思考,以看到它更深层次的东西。让自己扎根于生活,扎根于文学。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能有所收获,每天进步一点点,短期看来毫无收获,但是长期看来,那个精进的自己正在不知不觉地完成着某种超越。

路遥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单单准备工作就足足做了三年;马克思为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总是因读书而废寝忘食,以一种批判性的思维一点点地推翻他人、推翻自己;麦家老师、李娟老师每篇书稿都要修改多次。

所以,精进自己才是关键所在。

3、一定的物质基础,或一个愿意为你付出的人

写作,刚开始都是没有收入的,可能现在自媒体时代情况稍有好转,但你不要以为写作是坐在电脑前、是多么轻松的事。

曹雪芹、马克思、刘青都因此付出了生命,而作品却还没有写完。路遥虽然作品已经完稿,但是也因为写作给他带来了更大的健康隐患,最终在42岁时便离开了人世。

路遥前期也有工作,后来成为专业作家,但是微薄的工资,尚且无法让他安心创作、维持生活。那么准备全职在家的文学爱好者们,就应该多多掂量一下自己的生活。路遥先生在《平凡的世界》获得“矛盾文学奖”之时,却连去领奖的路费都没有。他的多数读书资金和创作资金来自于自己的妻子和弟弟。

马克思也是在恩格斯的不断接济下才可以维持生活的,最终也是最后一部著作没有完成就离开了人世,后期由恩格斯代为书写。

所以,打算写作,必须具备一定的赚钱能力和积蓄,要不就要有一个可以帮助我们的人。亲人朋友只要他愿意,而我们自身也确实具备这个价值才行。

当然,当代也有很多成功的作家,但是在写作初期,他们也都是像李娟老师那样,边工作边写作的,可能这种写作方式,才更适合刚开始写作的大多数人。

4、若你单身最好,若你有家庭你,要负起对家庭的责任

一个更严峻的问题出现了,如果你成家了,如果你又一心想要写作,那你必定对家庭的付出就会少一些,无论是从物质方面还是从精神方面,路遥的婚姻破裂很大程度上都是他专心写作的缘故。

所以,如果你有了家庭,而且还刚刚才开始写作,那你一定要斟酌再斟酌。

而如果你是单身,那就不同了,至少来至家庭的负担和感情需求这一块儿就被割舍了,还是相对轻松许多的。这时的你或许只是上有老,下是没有小的,也没有像路遥一样需要对妻子负起责任。

无论是创业还是创作,我都是比较赞同先成业后成家的,当自己能对自己负起责任的时候,再考虑其他方面的问题,再担起更大的责任会显得更加稳妥,自己过得也会更加轻松。

5、深入生活

真正写出伟大作品的作家,都是深入生活的。若你想要靠远离生活,而只是对着机械般的电脑,就想写出伟大的作品,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具体你想写什么,想表达什么,需要什么样的素材,还需要自己去收集,自己去体会身边的生活,去了解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从生活中汲取养分,在作品中得到升华。

我认为,这些是成为作家必备的几个心理要素,技术层面的东西大家可以根据需求各取所需。而读书和深入生活才是作家的真正日常。一点点的个人拙见,仅供参考!

《路遥传》这本书共三十多万字,大家读书有困难的,可以选择听书模式。传记类,还是很适合听书的,如果你觉得哪个环节有必要精读的,可以再进行有选择地精读。

有关路遥先生的客观之作,推荐!

相关文章

  • 读|《路遥传》

    碰到了厚夫老师写的《路遥传》果断下单,有关于路遥先生的书,我是无脑买。 从高中时读到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到路遥的全...

  • 读厚夫《路遥传》手记(路遥语录)1

    要想在文学上获得成功,就必须按文学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不断提高。我以为搞创作首先应该写诗,写诗可以激发想象...

  • 路遥与篮球

    近日在品读厚夫先生所著的《路遥传》时,无意中发现路遥在上学时期就曾是一个篮球高手,对于同样爱好打篮球的我来说...

  • 再伟大的人,也有他的短板——《路遥传》所感

    断断续续听完了作家厚夫的《路遥传》,不能不说对路遥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与了解:无论再伟大的人,也有他的短板和无法逾越...

  • 笔下生暖 岁月不寒

    很久没有这样长久地宅在家里,利用这个时间,一口气读完了厚夫的《路遥传》、航宇的《路遥的时间——见证路遥最后...

  • 献花 | 黄土之子「路遥」仪式,圆满完成!

    路遥的人生就是 一部不断奋斗的传奇人生, 他是众多草根阶层通过个人奋斗 改变自身命运的典范。 《路遥传》作者厚夫 ...

  • 走近路遥

    文/袁燕利 追随着厚夫的《路遥传》,好像重新走了一遍路遥的人生路,那种敬重、惋惜、压抑,越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是表...

  • 重读《路遥传》:苦难与奋斗的人生

    作者:何凯凯(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2015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厚夫先生的《路遥传》,笔者近日用了两...

  • 《人生》读书笔记(7)|刘巧珍和高加林恋爱了(下)

    厚夫的《路遥传》我只看了一点开头。 刘巧珍对高加林的感情,在我看来,或许就是当年路遥对自己初恋林虹的感情。高加林就...

  • 读《路遥传》有感

    沐浴着三月明朗的暖阳,花费13个多小时,连听带看终于含泪读完了由厚夫撰写的《路遥传》。 在路遥短暂的一生中,伴随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路遥传》厚夫——从路遥先生谈成为作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zt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