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课后的思考:理性人的假设在现实世界里很难成立,各种投资人的胜率一般不会比投硬币的50%更高,中国股市不规范,信息不对称。
如此种种问题,要回归自身:
如何了解自己?真实的了解自己?有哪方法和工具?用逻辑和批判性的思考及迅速的行动(不懂的领域,快速学习入门)而不是用冲动来决策。
以下是笔记:
所有的决策最后都是由投资者,
也就是我们自己来完成的。
所以你了解好自己,
是做好决策的一个根本。
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主流金融学和经济学都有一个假设前提,我们人类是理性的,会根据信息做最有利于自己的决策,用术语说,就是“效用最大的决策”。这就是你经常听说的理性人。
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真的都是理性决策的吗?拿投资这件事情来说吧,在熊市的时候恐不恐惧?在牛市的时候是不是盲从?你能不能够做到不以盈利狂喜,不以亏损悲痛,你总是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但是又不轻信?
所有的这些行为,我想在我们投资者身上都不能够完全做到,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的身体深处是根植着非理性(irrationality)。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差不多花九堂课的时间,将我们身上最常见的这些非理性的行为偏误一一地拆解和分析。要做好决策的话,理解我们自身的非理性和心理偏误是必须的功课。
好,今天要跟你讲的偏误,叫做过度自信,过度乐观。
一、过度自信的存在:生理基础
对自己问下面三个问题。
1、我的开车技术是不是比一般人更好一点?
2、我的工作能力会不会比一般人更强一点?
3、我做爱是不是比一般人会更持久一点?
对这三个问题,如果你有一到两个问题,是 “NO”的回答,恭喜你,你可能真的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
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心理测试题。
二、过度自信与投资
首先,一般来讲,对自己特别有信心的人,就容易去频繁地交易,因为一个人对自己特别有信心,他就总是觉得自己能够准确地预判。
那些交易频繁的投资者,比市场平均收益差不多低了整整30%,这个趋势特别地显著,交易得越频繁,亏损得越多。
人群&人性区别:
1、单身的男性其实是最过度自信的一群人。
2、在数据里面发现,男性普遍比女性更喜欢交易,平均下来他们交易的频率是女性的1.5倍,男性总是容易过高地估计自己。
3、那些需要妻子许可才能够交易的男性的表现,比单身男性要好得太多。
4、那些需要丈夫许可才进行交易的女性,表现比单身女性要差。
5、越是在某一个专业上的人,越容易产生这种过度自信,有时候甚至可能产生“专业的幻觉”。结果大出意外。第一,心理系的学生比专业投资者的表现好得多,准确率要高了10%左右。第二,让你更吃惊的,就是即使是心理系学生的准确率也没有超过50%。那意味着,你还不如用抛硬币的方法来选股。
¥ 、所以说,过度自信的男性,不但是糟糕的交易者,还是非常糟糕的影响因素。
几乎所有的大师都跟你强调,不要过度频繁交易,要找准一个机会,一击而中。为什么大师们都会有这个想法呢?其中最重要的背后逻辑就是,不过度频繁交易,就是帮助你自己克服身体内这种过度自信的倾向。
三、如何克服过度自信?
对一般人来说,当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走向你的时候,我们人类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一定是拥抱它,感到很兴奋。但实际上,在这个时候,你应该做的第一反应,是怀疑。然后再从逻辑上一层层地推演下去,直到你的怀疑完全地被推翻,你才能够说这是个好的投资机会。
所以当你遇见低风险、高收益这样超级好的投资机会的时候,你正确的第一反应是,它怎么会存在?然后自己要去做一些研究工作,去找市场上存没存在过和它类似的模式,在历史上或在其它国家是不是存在过类似的模式,是不是已经持续?如果它消失了的话,它为什么会消失?一层一层地推演下去。最后,除非你能够将自己所有的质疑全推翻,这才算到头。如果不能推翻,那么我觉得你应该宁可以静制动。
提醒谨记:
人类有一个倾向,
面对很小的决策的时候,愿意去运用"逻辑推演"的能力,
但是面临复杂决策,比如金融投资决策这些要用到"计算的决策"的时候,反而喜欢用直觉去思考。
这里面的原因,
一是惰性,
二就是过度自信
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一些心理偏差,会导致令人特别失望的投资结果。
敲黑板:
1.理性人的假设在现实世界里很难成立。我们人类在决策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认知和行为上的偏差。
2.过度自信,即对自身的能力过高的估计,会
导致我们在投资上轻易和草率決策。在金融学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单身的男性更加过度自信,所以在投资上也会亏损得更多。
3.要克服这种过度自信,需要在投资決策的时候多质疑,尤其对于别人说的“好”的投资机会,第一反应要怀疑,接着从逻辑上层层推
演,直到你的怀疑被推翻。
网友评论